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15日訊 體育課也玩"高科技" ,這事兒新鮮!日前,山東省首個AI智慧操場在西海岸新區投入使用,孩子們體育課也用上了“高科技”。
在西海岸新區雙語小學西校區的操場上,六年級一班正在進行50米短跑測試。和傳統體育課上老師手拿秒表掐表計時不同,孩子們的成績完全由賽道上的一組組運動攝像頭來判定,并實時傳到老師手里的平板電腦上。
區雙語小學西校區體育老師竇守信介紹,“當學生測試完成績之后,系統會根據每一名學生的成績,自動生成一個詳細的個人測試報告,這個個人測試報告其中就包括了這名學生的個人基本信息,技術動作指標分析,技術動作點評,以及他的鍛煉建議。”
原來,每個學生手上都有一個智能手環,智能手環通過物聯網連接著操場上的智能攝像頭以及傳感裝置。在智能視覺算法等核心技術的支持下,運動攝像頭遠距離無感采集孩子們的運動過程并識別,可以精準到學生的每一個動作,不但實現體育成績的智能測試,還實現了數據的實時傳輸和大數據分析。用上了高科技的體育課,讓孩子們愛上了健康鍛煉。
六年級一班潘保江同學說,“用了這個智能手環以后,我們的體育課變得更加有意思了。我們還可以通過查看數據,明白自己的弱項,在課后加強努力地練習。我們現在都非常喜歡體育課。”
仰臥起坐的屈膝角、仰臥速度、身體與大腿夾角,立定跳遠的起跳角度、擺臂幅度、騰空高度,50米跑起跑反應時間以及踩線、搶跑等違規動作,在AI智慧操場的系統里,每一項運動都被分解成若干評判指標。一堂體育課下來,老師不但可以通過實施監測的學生心率變化,來了解運動強度和負荷,還可以根據最終的大數據分析報告和個性化運動處方為學生提供一對一的精準鍛煉指導。
區雙語小學西校區智慧教育負責人王立新介紹,“我們還設計了“331”學生健康訓練方程,這個“331”就是說我們所有孩子每天必須進行3次大規模的課外訓練,給他們提供充足的時間、充足的運動量,然后精準的分析;第二個“3”,就是每天由精準的大數據體育健康的數據分析報告,最后給每一個孩子提供一套適合他自己的、個性化的運動健康計劃。”(李昕燃)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