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長都希望能夠與孩子好好說話,能夠好好溝通。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讀懂孩子情緒,如何對孩子進行情緒管理訓練。
人類有7種基本情緒,即憤怒、傷心、厭惡、輕蔑、恐懼、驚嚇及幸福,這些情緒沒有好壞之分,但是心理學家約翰·戈夫曼博士研究表明,面對孩子的情緒,有兩種類型的父母,即“情緒抹殺型”、“情緒管理訓練型”。
情緒抹殺型父母:是指父母無法感知自身和孩子內心不太明顯的情緒,甚至把情緒視為禁忌,一廂情愿地要求孩子永遠保持開朗和樂觀,不能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只要是能把孩子的負面情緒轉變為幸福狀態,讓他們做任何事情都在所不辭。當他們發現孩子有負面情緒時,這類父母會開始給孩子灌輸很多道理。
情緒管理訓練型父母:對自己和孩子,都可以很敏感地覺察到其正在經歷的哪怕是極其細微的情緒,甚至這種情緒苗頭還沒有發展甚至激化。這類父母認為,孩子的負面情緒是正常情緒的一部分。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會讓孩子明白,負面情緒不等同于負面行為,二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這類父母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嘗試事物,如果孩子失誤了,也會在事后才介入,并適時地安慰和鼓勵孩子。
01.
讀懂孩子的情緒
下午,你去接孩子。孩子剛見到你就說:“我討厭某某老師,TA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我,可是我沒有做錯什么。”
聽到孩子這樣說,你會怎么回應呢?
是會說:
——你沒有做錯老師怎么會批評你?一定是你做錯了什么。——老師辛辛苦苦教授你們知識,你不準說什么討厭老師,給我好好上你的學。……
還是會說:
——你說你討厭老師,是因為TA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你,讓你很傷心是不是?——當時發生什么事情了?能說給我聽聽嗎?
看到區別了了嗎?第一種類型最后是沒有溝通了,第二種類型卻可以讓家長知道事情發生的來龍去脈。
一旦孩子的情緒被他人理解并接受,就能夠逐漸平息自己的情緒,且看待事物的洞察力也就不一樣了,到底會有怎樣的不一樣呢?請自己嘗試一下吧。
02.
關閉孩子心扉的對話模式
有許多父母會在不知不覺中將語言暴力用在自己孩子身上,遺憾的是,這些家長卻不能覺察自己的行為給孩子帶來的傷害。導致父母與孩子之間關系逐漸疏遠,有的家長卻堅持認為,自己只是做了父母應該做的事情,是孩子太敏感,太脆弱了。
——還不去做作業,快點。——我知道了。
——都過了一小時,怎么還不動啊?——知道了,知道了,煩死了。
以上類似對話是否在你們家里發生過?
這種對話被戈夫曼博士界定為“非難式對話”,類似關閉孩子心扉的對話還有如下幾種:
——輕蔑式對話:你怎么就考了這幾個分?我閉著眼隨便填幾個選擇題都能比你分高!
——疏遠式對話:你什么時候告訴我,讓我帶那件T恤給你了?
——抵御型對話:這類型對話過程中,父母習慣了數落和諷刺、挖苦孩子,孩子忙于犟嘴和辯解。如:你一天天的,就知道出去瘋玩。“我怎么出去玩了,你也整天出去啊。”
——關閉心靈之門的對話:“我放在抽屜中的東西找不到了,是不是你拿走了?”“妹妹/弟弟哭了,是不是你欺負TA了?”
——助長自責和不安的對話方式:“你再哭,我就把你扔出去。”或者“要不是為了你,我怎么會辭掉工作。”
——命令和訓斥式對話:他是你弟弟,你怎么能下得了手去打他?姐姐要愛護弟弟,記住了嗎?
03.
讓你與孩子心靈貼近的對話模式
有的話語能讓人開懷大笑,有的能讓人惱羞成怒,有的能讓人如沐春風,有的讓人感覺冰凍三尺。親子之間溝通非常簡單,嘗試如下方法就可以讓彼此的心越來越近。
——傾聽型對話:當孩子意識到你是在用心傾聽TA的時候,你們的心就已經靠近了。父母可以多用:是這樣呀?還有嗎?后來怎么樣了?你們是這樣啊?
——看到情緒式對話:老師這樣說,你很難過吧,是不是感到很委屈?也很丟人啊?
——聽到語言背后的信息:不想參加繪畫比賽?能跟我說說為什么嗎?哦,你是覺得得不到獎很丟人呀?
——降低分貝,溫柔對話:研究表明當父母大嗓門的教育孩子的時候,孩子什么也聽不見。如果想與孩子好好溝通,請思考一下你們之間的對話方式。
——認可孩子也是不錯的方式:今天你幫媽媽提了袋子,要不是你,媽媽一個人真提不動。
04.
情緒管理訓練五步法
時至今日,人們越來越希望培養一個情緒穩定,擅長管理情緒的孩子。因為一個情緒穩定、擅長管理情緒的人,在人際關系、學業發展、抗壓能力等方面都會有很好的表現。任何一個孩子都不能無師自通的學會情緒管理,但是如果父母能夠注意多多關注孩子的情緒,并對其進行適當的訓練,還是可以提高孩子這方面的能力。
關于如何對孩子進行情緒管理訓練,作為父母的能夠及時,準確的捕捉到孩子的情緒傳遞出的信息就可以了。
如何給孩子做情緒管理呢?請謹記以下五步法:
第一,應留意孩子細微的情緒變化。這是為了讓孩子的細微情緒不至于發展變大或惡化。
看到孩子心情低落,可以問一句,你怎么了?需要我做點什么嗎?
第二,每當孩子有情緒表達時,都能及時把握機會,因為這往往是與孩子增加親密感,并為他進行情緒管理訓練的好機會。
你從學校出來的時候,很開心啊!今天在學校發生什么事情了嗎?
第三,對孩子抱有一顆理解之心,傾聽孩子的心聲,并且讓孩子感覺到你對他的在意。
你要與好朋友分開了?很難過是嗎?我每次與趙阿姨分開的時候也會很難過的。
第四,鼓勵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好比是給各種情緒貼上了“姓名標簽”,可以讓孩子認識到自己正在經歷的是哪種類別的情緒。
你能跟我說一下你現在的心情嗎?
第五,幫助孩子培養有效控制憤怒和解決矛盾的最佳方法。
——你剛才說今天與同學發生了爭吵?——能詳細說一下嘛?……
——是這樣啊?那你現在感覺怎么樣?——那接下來你想怎么做呢?……
當你對孩子進行這樣的情緒管理時,你也多了與孩子溝通的渠道。(來源|求是心理咨詢)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