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2年1月5日5版
點贊
西海岸新區濠北頭小區:
增設充電站施劃停車區
電動車管理井然有序
新聞回放:
本報2021年9月17日刊發《管理“掉了鏈子”,電動車“沒了規矩”》報道,反映西海岸新區濠北頭小區飛線充電、車輛亂停問題。報道刊發后,西海岸新區回復表示,長江路街道辦事處立即清理了小區內私拉的電線,組織社區居民代表、黨員表決通過了充電站和非機動車停放區的選址事宜,計劃在2021年10月10日前完成充電站和停車位的建設。
現場調查:

電動車有序停放在停車區。
近日,記者回訪發現,濠北頭小區每一個樓座都施劃了足量的非機動車停放區,各類非機動車均能有序地停放在內。樓道里外已見不到雜亂紛飛的充電線纜和插排,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統一設置的嶄新充電站。

充電站充電位十分充足。
記者現場觀察,小區每個充電站內都設置了10個充電位,并配備了消防和監控設施,現場張貼了安全須知和使用指引,操作一目了然。據介紹,該充電站采用了智能充電系統,具備電路異常保護功能,可在發生過載、短路、漏電等充電異常情況時自動斷電。充電完畢也能自動斷電,并通過短信、微信等方式通知車主,確保電池安全,避免引發火情。

手機操作十分簡單。
“在這里充電既方便又安全,收費也比較合理。”市民李女士說,“居民們其實都知道飛線充電的隱患。可是,以前小區里沒有充電站。買了電動車卻無處充電,于是,大家要么私拉電線,要么干脆把電池帶回家中充電。現在好了,充電站就設在家門口,充電位也很充足。充電結束設備就自動斷電,再也不用擔心電池過充了。”
據悉,為了設置小區充電站,濠北頭社區前期進行了充分的調研。“小區目前共有400余輛電動車,平均每輛車3-4天需要充一次電。綜合數據分析并結合小區空間,我們設置了13處充電站,可同時為130輛電動車充電。我們還在44棟樓的安全位置施劃了60處非機動車停放區,基本能滿足小區所有電動車循環充電和停放的需求。”濠北頭社區黨委書記董永濤介紹,“為了避免飛線充電和車輛亂停問題回潮,社區還不定期聯合城管、物業對亂充電和不規范停放車輛的當事人進行勸阻、糾正和引導,讓居民們自覺意識到飛線充電和亂停車堵塞樓道、消防通道的危害,目前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拍磚
李滄區青山綠水小區:
小區充電樁成擺設
亂停問題依然故我
新聞回放:
2021年9月20日,有網友通過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平臺留言,反映李滄區黑龍江中路的青山綠水小區東區存在電動車進樓停放問題。9月30日,李滄公安分局虎山路派出所回復稱,該所已經通知物業整改,加強小區電動車管理,消除安全隱患。
現場調查:
2021年12月30日,記者來到李滄區黑龍江中路953號青山綠水小區東區探訪。該小區有4棟高層居民樓,每棟居民樓的單元門前都有一處露天的電動車充電樁。記者注意到,每個充電樁安裝有10個電源接口,充電樁周圍停滿電動車,但沒有一輛正在充電,充電樁周圍成了電動車停車區。


記者隨機沿一號樓樓梯間上樓,該樓座總共17層,各單元門前醒目位置都懸掛著“樓道內禁止電動車停放”的警示牌。在二單元14層樓梯間,電梯門正對的通道上停放了一輛澳柯瑪電動車,電動車上裝有冬季擋風被,應該是日常使用狀態。在3號樓一單元門前,一名市民直接將電動車騎到單元門口的安全通道上,將車停在單元門口開門上樓。

記者撥通該小區物業公司電話,一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一直不定期派人在各個樓座巡查,發現電動車進電梯或在樓內違法停放,就會勸阻車主將電動車移走。“我們物業公司沒有執法權,只能勸說,比如居民反映的14號樓二單元的電動車長期不用,不存在充電安全隱患問題。”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解釋說。
對于物業公司工作人員的說法,家住1號樓的居民王先生(化名)并不認可。“電動車不準在樓內和安全出口停放,是有國家規定的,并不是說長期不用就可以停在樓梯間里。”王先生說,雖然近期小區安裝了電動車充電樁,但由于是完全露天狀態,下雨時充電也存在安全隱患。
“電動車亂停問題每個小區都存在,雖然前期有要求不準電動車進電梯、進樓道,但目前還沒有硬性規定和具體處罰措施,我們也不能馬上解決這個問題,只能一步步整改。”記者以居民身份向虎山街道玉堂社區反映此事時,得到了這樣的答復。
記者查詢了解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2021年6月21日發布的《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禁止在高層民用建筑公共門廳、疏散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停放電動自行車或者為電動自行車充電。拒不改正的由消防救援機構責令改正,對經營性單位和個人處2000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對非經營性單位和個人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