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我們的房產證有了著落,壓在心頭的石頭終于放下了!”即墨區幸福家園小區九號樓業主袁先生激動地說。
自“幸福家園”成為即墨區化解城鎮居民住房產權歷史遺留問題專項工作重點解決的項目以來,袁先生時刻關注著項目的推進進程,親眼見證了即墨區住建局房地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帶頭行動化解城鎮居民住房產權歷史遺留問題的全過程。當拿到自家房產證的時候,袁先生難掩激動的心情:“感謝你們解決了我的切身問題!”
幸福家園小區位于即墨區流浩河三路500號,由青島昊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建設,項目于2011年6月開工,2013年10月交付,總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住宅房屋共計374戶。項目因配建幼兒園、車位變更規劃及欠繳相關費用并與施工企業發生經濟糾紛等多種原因,導致建設、規劃驗收手續不齊,無法辦理房產證,成了業主們的揪心事。
和“幸福家園”一樣,多年以來,即墨區一些小區存在著大大小小的產權歷史遺留問題,這些問題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處理起來繁瑣復雜,十分棘手。部分產權登記難問題,不僅是群眾和企業的一塊“心頭病”,也是政府優化服務質量、提升辦事效率的一塊“絆腳石”。
2021年3月15日,即墨區召開專項工作推進會,將信訪和建筑領域突出問題綜合整治作為重點工作進行突破,要求找準工作短板,壓緊壓實工作措施,切實把為民辦實事辦成民心工程。其中,“辦證難”成為聚力突破的“硬骨頭”。
本著“尊重歷史、依法創新、辦管分離、保護權益、懲處違規、維護秩序”的原則,針對問題產權項目辦證難這一房產領域的“老大難”問題,即墨區堅持關口前移,落實專班負責,全面摸排建檔,逐案找出問題癥結、研究解決路徑、明確責任分工、敲定辦結時限,采取“一事一議”“一案一策”的方法,實事求是,靈活處置,做到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統一。
以“幸福家園”為例,即墨區采取部門聯動方式,嚴格督促項目開發企業多方籌集款項辦理工程質量鑒定、足額繳納欠繳維修金,順利解決問題;對順河片區等已經疏開“堵點”的問題小區,圍繞加快辦證進度,專門開辟綠色通道,到小區設點現場服務,為群眾節省時間,快捷辦理。
即墨區住建局房地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市場科科長宋相春表示,為了做好補辦證工作,該中心牽頭行動,將為群眾辦證與追溯建設單位法律責任并行辦理,聯合各部門按職責分工、協同推進——規劃部門對符合規劃的建筑出具核實意見;施工企業間經濟糾紛訴訟至省高院,土地查封問題協調法院解決;項目完成工程質量鑒定,建設部門對工程質量鑒定報告備案后,房地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先行辦理小區房權總證。
對企業欠繳相關費用等問題,即墨區住建局房地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也積極協調企業和各有關單位提出了處理辦法,包括通過國有公司購買項目資產,墊付項目欠款的方式解決企業欠費問題,或通過司法途徑解決企業間糾紛問題。
經過近10個月的努力,即墨區已協調解決全區20個小區、9000余戶居民的住房產權歷史遺留問題。(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濤 通訊員 劉元平)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