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哈,今天又是周五了!

克制住下一秒就想跑路的激動心情
咱接著來侃侃大山
作為每年觀海君都hin期待的“大瓜”
2021新生兒爆款名字出爐啦!
青島的“20后”寶貝哪個名字用得多?
觀海新聞記者專門咨詢了市公安局戶政處
表格拉起

男孩名上,“沐宸”反超“奕辰”,“銘澤”發揮穩定
女孩這邊,“一諾”連續兩年霸榜
不僅青島如此,看看各地榜單,也是大差不差
也難怪網友“吐槽”:這些爸媽都是看言情小說長大的吧



還有網友擔憂:這重名率太高了


給娃起名難,帶娃任務亦艱巨
家長們注意了
如今不好好帶娃,小心相關部門來“敲門”!
202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開始正式實施
中國父母由此進入依法帶娃時代
這是我國首次就家庭教育進行專門立法,家庭教育從“家事”上升到“國事”
依法帶娃也沖上了微博熱搜榜第一位

網友留言贊同:確實不能“光養不教”



立法的意圖
是為“促進”家庭教育進行的“指引”和“賦能”

指引
是通過法律的方式告訴父母如何當好一個合格的家長
引導家長按照科學的方法和理念教育孩子
賦能
是指家長遇到困難和問題時,可以向公共體系獲取相應的幫助
學習到相關的知識,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
對于拒不履行家庭教育責任的家長來說
相關部門會介入糾偏
采取對家長的批評教育、勸誡制止、予以訓誡等措施
例如在四川瀘州敘永縣
一對夫妻處理離婚糾紛,對孩子放任不管
導致13歲的女兒產生厭學情緒,不間斷逃學
承辦法官向這對夫妻發出
“責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導令”
指派兩名家庭教育指導師對其進行指導

在“雙減”背景下出臺的《家庭教育促進法》自然肩負起落實“雙減”的重任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雙減”的責任全部落到了家長身上
《家庭教育促進法》貫徹落實中央“雙減”文件精神
將家庭教育從學校教育的附庸地位解放出來
真正實現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有了法律保障,這娃具體該咋帶?
早在之前,咱青島就出了家庭教育指導綱要
每個年級配備1名教師專門“教家長”!青島出臺綱要指導家長開展家庭教育
滿分攻略給你擺這兒了,但能不能“出徒”還得靠自己

帶娃,帶娃,說到底“帶”就是一種陪伴
在首部“中國家庭親子關系調查”紀錄片中
100個來自全國各地的孩子談及對“爸爸”的理解
很多孩子都提到了“我想讓爸爸多陪陪我”


在這個“卷來卷去”的當下,連抽出陪孩子的時間都在“卷”
而“陪陪我”,正是孩子內心最真實的渴望

觀海君想到《奇葩說》里的一份辯詞
寫道:
“孩子的人生,是一部連續劇,
從第1集到第20集,他會慢慢改變。
電視劇你不看,我們可以補,
但是孩子的人生是補不回去的,
1到20歲你不看了之后,你就永遠都看不了了。”

的確,父母和孩子這份感情的羈絆是很微妙的
父母作為小孩前半生的唯一觀眾
若是因為忙而錯過這唯一一次的人生直播
必將抱憾

收起悲傷情緒,快來get這份陪伴的正確打開方式!







奔波忙碌之余,為小朋友空出一段時間吧
帶娃不只是框架和條例
還承載著一段小手拉大手的陪伴時光~

觀海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人民日報、新浪微博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