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7日訊 今天,山東省港口集團在青召開“智慧引領 科技支撐 創新驅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科技創新大會,堅持智慧引領、科技支撐、創新驅動,以更大力度推動科技創新工作再上新臺階,奮力實現國際領先的智慧綠色港建設新突破,提速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進程。
重磅簽約 政策賦能
山東港口是全國首個交通強國“智慧港口建設試點”單位,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國家戰略,帶動全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創新中承擔著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當前,山東港口正全力推進“風光儲氫”、“云大移物智”、5G、區塊鏈等智慧綠色技術的創新和推廣,致力于成為科技強國的“優質試驗田”。
本次大會上,省科技廳、交通運輸廳與山東港口簽訂了山東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智慧港口科技示范工程”任務書,將重點聚焦科技賦能提升港口發展能級,推動我省涉港產業集聚發展,建成全球智慧港口樣板。山東省智慧港口科技示范工程是省科技廳“技術攻關+產業化應用”重大科技創新示范工程,是我省歷史上第一個智慧港口類科技創新重大示范工程,也是迄今為止資金支持規模最大、架構體系最綜合的智慧港口系統工程,由山東港口牽頭,為山東港口未來科技創新開辟了更廣闊空間。
山東港口與項目參研單位——青島港、日照港、煙臺港、渤海灣港、物流集團、裝備集團、科技集團簽訂課題攻堅任務書,緊緊圍繞任務書中的五大攻關課題,領導掛帥、壓實責任、倒排工期,切實做到“提能級、帶產業、攻關核心技術”。

規劃引領 重金投入
2022年是交通強國試點任務建設“兩年建成、三年優化、持續領先”的關鍵一年,也是智慧港口科技創新示范工程建設的起步之年。山東港口作為交通強國“智慧港口建設試點”單位,承擔著解決好“做強做優”、在創新中轉型、在轉型中創新的多重任務,對引領中國港口行業科技進步和全球可持續交通技術進步有重要示范作用。
基于此,山東港口在會上重磅發布《山東省港口集團“十四五”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并布置2022年山東港口交通強國“智慧港口建設”試點任務重點工作,立足實際、精準落子,加速布局科技創新。
在《山東省港口集團“十四五”科技創新專項規劃》中,山東港口以數字化轉型為主線,布局10大重點研發方向、聚力6大重點科技攻堅、組織實施10大重大科技工程,并制定了體制機制建設和重點任務保障措施,出臺科技創新十大激勵措施。到2025年,山東港口將努力實現科技研發能力和應用水平顯著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初步建成適應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的科技創新體系,努力成為智慧綠色港口產業鏈的“鏈長”,國家技術創新的優質“策源地”。
圍繞2022年山東港口交通強國“智慧港口建設”試點任務重點工作,山東港口對照交通強國智慧港口建設實施方案和任務驗收指標,集全港技術力量,扎實完成好“123”建設任務(1標準:智慧港口標準體系及10項標準規范的制定;2平臺:云生態平臺、智慧大腦平臺;3工程: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信息系統工程、傳統碼頭智能化改造工程、智慧港口信息基礎設施工程),突出“出成果、出標準、做示范引領”,高標準超額完成試點任務,全面賦能國際領先的智慧綠色港建設,力爭在交通強國試點任務率先獲批基礎上,2022年實現率先完成、率先驗收。

值得注意的是,僅年度科技研發專項支持資金一項,山東港口集團總部將設科技研發專項支持資金,每年出資1億元、“十四五”期間累計出資不低于5億元,真金白銀、真招實措,支持各權屬單位重點領域科技創新。
科技開局 面向未來
從1972年使用吊車加鋼絲繩吊裝第一個集裝箱,到今天首創全世界最先進的自動化碼頭,平均效率超過國外同行業50%;從缺少制造設備,幾乎所有工藝都要依靠委外加工,到今天擁有幾千臺高端裝備,能夠生產國際上最先進的7080橋吊,山東港口以科技創新追尋高質量發展的腳步始終堅定、從未停歇。
此次科技創新大會,是山東港口在新年伊始召開的首個全集團大會,如同新年春雷第一聲,充分凸顯了科技創新在山東港口發展中的地位和分量,體現了山東港口以科技創新開路、賦能,推動智慧綠色港口建設的決心和意志,也發出了實現科技創新發展的宣言書、集結號和動員令。
會上,與會領導為獲得2021年山東港口科技創新獎的“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關鍵技術創新及應用”等項目隆重頒獎,讓港口科技人員“名利雙收”。同時,山東港口成立了科技工作者協會,“時代楷模”、山東港口高級別專家張連鋼任科技工作者協會主席,省港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霍高原為協會授牌。
張連鋼和青島港、裝備集團、科技集團代表一致表示,將發揚鍥而不舍的“釘子精神”,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帶動全港開展科技創新、科技攻關,為山東港口建設國際領先的智慧綠色港作出更大貢獻。(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曉峰)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