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12日訊 日前,山東省教育廳印發了《全省教育系統法治宣傳教育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提出要推動提升法治教育課時占比,將法治教育納入中小學課后服務范圍。還要區分不同學段,通過增加法治知識在中考、高考中的內容占比等方式,推動學生考核評價標準改革。
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省教育系統法治素養和依法治理水平顯著提升,廣大干部師生法律法規的知曉度、法治精神的認同度、法治實踐的參與度顯著提高,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識顯著增強。德法結合的教育普法不斷走深走實,方式方法不斷創新,工作體系更加健全,法治宣傳教育的質量和水平明顯提升,在全國教育普法工作中走在前。
規劃中提到,要開齊開足開好大中小學法治課程,推動提升法治教育課時占比。鼓勵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單獨設立法治課,將法治教育納入中小學課后服務范圍。加強高等學校法律基礎課程建設,鼓勵開設法治教育在線課程。要創新普法教育形式,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能力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普法教育活動,將普法融入學校教育教學與日常管理。突出憲法教育核心地位,采用設置禮敬憲法環節等方式,有機融入法治教育內容。在有法學院系的高校成立大學生憲法宣講團,面向大中小學和社區開展憲法宣講。要深化青少年法治實踐教育,推動學生每年接受法治實踐教育不少于2課時。推動青少年法治資源教室建設,到2025年,每個縣(市、區)應至少配置一個法治資源教室。將青少年法治實踐教育作為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將法治教育基地和教室納入社會綜合實踐大課堂活動場所范圍。
規劃還提出要建立健全領導干部應知應會法律清單制度,明確干部履職應當學習掌握的法治內容。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和黨內法規作為重點內容進行系統學習和培訓。建立學法檔案制度,詳細記載參加日常學法、培訓輪訓、學法筆記和普法考試成績等法律知識學習情況,將學法檔案納入干部人事檔案統一管理。鼓勵學校引進專業法律人才,通過定期培訓、掛職鍛煉、委托培養等多種方式,不斷提升學校管理人員的法治素養。鼓勵支持高校培養更多更專業的法治教育師資后備力量,推動高校在師范專業培養方案中增加相關法律內容,探索設立“法學+教育學”“法學+心理學”雙學士學位人才培養等項目。鼓勵、支持地方與駐地高校合作,開展法治教育課教師的訂單式培養。繼續實施中小學教師法治全員培訓,讓每位中小學教師每年接受不少于5課時的法治教育分級培訓。(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世鋒)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