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網絡用語中,emo這個詞可謂是火爆全網。在“三分戲謔、五分自嘲、兩分無奈”的語境下,任何不順心的事都可以讓人emo一下。
眼看春節就要到了,親友相聚、萬家團圓最能讓人體會到開心和快樂,但同時也最容易引發矛盾和爭執。于是有人便又要emo了,以至于節后都無法排解心中的郁悶。
那么,到底什么是emo,長時間的emo真的好嗎?今天,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精神四科主任張永東就來跟大家聊聊,負面情緒襲來時,如何跟emo說拜拜。
emo是單詞emotional的縮寫,意思是情緒低落。在當下網絡流行語中,“我emo了”其實就是我頹廢了、我抑郁了,可以說emo代表了所有的負面情緒。隨著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來自職場、社交、家庭等各個方面壓力讓人很難逃出emo的陰影。
據張永東介紹,emo的情況每個人都有,而且會經常性存在的,但是,如果我們任由負性的情緒持續下去,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影響我們的工作,影響到我們整個節律了,那可能就會出現一些問題。
張永東說,一個人連續兩周都處在emo狀態下,出現情緒低落、興趣下降、活動減少等癥狀,就屬于負面情緒超標。如果負面情緒超標,又無法自行緩解的話,那就很有可能引發抑郁癥。這時,傾聽是幫助一個人走出emo狀態的最好方式。
emo其實是一種情緒的宣泄,其實當事人什么道理都明白,你更多的是傾聽,聽他在講,聽他在說,聽他在發泄自己的苦惱。其實來說,你真正認真地傾聽了,其實他的問題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解決了一半了,其實有時候我們不要給他去講道理,就是陪伴。
除此之外,當我們emo的時候,建議去酣暢淋漓地運動一場。因為運動不僅可以把我們的注意力從消極的事情上轉移走,還可以充分調動我們的機體,活化身體細胞。當身體感到放松后,我們的心理也就慢慢放松下來,emo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來源 | 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