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青島正大力實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提出通過三年攻堅行動,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導入新產業、煥發新生機。
1月20日,由城陽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牽頭,在相關部門共同指導下,青島天安數碼城政務服務e大廳啟動儀式在位于城陽街道的青島天安數碼城3號樓成功舉行;1月16日,作為城陽區城陽街道老舊園區升級改造的典型代表,青島未來科技產業園高層工業樓宇項目封頂儀式在城陽區舉行,該項目成為全區第一個新型產業用地(MO)項目,將通過積極引導工業生產企業上樓,為破解工業經濟發展瓶頸、加快培育制造業新的發展動能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新年伊始,城陽街道以勇當城陽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排頭兵”的姿態,聚焦為產業升級提供空間載體,更新活力持續釋放。

優化軟環境
首個設立在產業園區內的政務服務大廳落戶城陽
城市更新既包括硬設施的改造提升,更應有軟環境的優化升級。
走進青島天安數碼城政務服務e大廳,“暖心服務”的樣子肉眼可見。一方面,瞄準涉企和民生服務“高頻事項”,在城陽區行政審批局牽頭指導下,大廳內規劃的咨詢臺、等候區等充分考慮了辦事者的入場體驗,功能分割簡潔清晰、一目了然,通過自助服務一體機等“硬核配套”,依托園區系統集成、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對接政府數據開放共享平臺,涵蓋社保、醫保、市場主體、外商投資、稅務、不動產等六大業務板塊的50余項政務服務實現了“有求必應”。
另外一方面,聚焦企業群眾創業辦事中不知曉、看不懂、不會辦、碎片化等“高頻問題”,園區聯合政策人才、知產科技、投融資等專業服務機構,以“主動服務”替代“被動服務”,進行資源嫁接,提前發現企業辦事需求,精準對接辦事企業和企業員工,全天候即時應需服務、幫辦代辦、一次告知等服務方式,最大程度消除信息不對稱所產生的溝通成本和損耗,實現企業群眾在“無感體驗”中辦成事,為企業倍增發展提質增效。

升級硬項目
工業上樓助力老舊園區煥發新活力
對于城區發展而言,城市更新意味著一場產業升級的騰飛之旅。
1月16日上午,青島未來科技產業園高層工業樓宇項目封頂儀式在城陽區舉行,標志著城陽區城陽街道老舊園區升級改造再下一城。該項目總投資約7億元,占地面積約39839平方米,以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科技、服務貿易、海洋科技等產業為招商方向,將傾力打造集創新、創業、創客、創投于一體的“四創聯動”新型產業載體。
作為城陽區積極構建“都市型工業”新業態,堅持“以畝產論英雄”,向空間要資源、向空間要效益,大力發展高層工業樓宇經濟的“代表作”,青島未來科技產業園高層工業樓宇項目將通過積極引導工業生產企業上樓,為破解工業經濟發展瓶頸、加快培育制造業新的發展動能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根據項目整體規劃、統一設計,分為南北兩區。其中,北區為生產區,布置兩棟高層生產車間,和原產業區功能融合。生產性用房樓層層數為10層和12層不等,充分結合工業生產企業上樓所需要的設備入場需求,首層荷載1000千克/平方米,二層及以上荷載750千克/平方米。
與此同時,在園區以打造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戰略新興產業園區為目標加持下,工業樓宇項目封頂之時,起跑身位便已經先人一步。據了解,目前青島未來科技產業園已入駐青島諾安百特生物技術、青島天仁微納科技、青島佰才邦智能科技等高新企業40余家,絕大多數企業處于國內行業領先水平。高層工業樓宇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推動優質企業集聚,為園區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事實上,青島天安數碼城、青島未來科技產業園高層工業樓宇項目等在軟硬環境方面的更新,正是城陽區城市更新的微觀縮影。項目所在的城陽區城陽街道,作為區內老牌經濟活力區,以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作為助力城陽街道再次騰飛的重要抓手,已經將全街道初步劃分為15個城市更新單元,并對15個城市更新單元各自功能定位及遠期發展目標做了謀劃??梢灶A見,2022年青島城市更新的速度與激情,正在漸入佳境。(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偉 通訊員 李曉君)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