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25日訊 觀海新聞記者今天從青島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獲悉, 2021年我市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全年共受理公眾法律咨詢150997人次,同比增長25.7%,滿意度率平均達到了99.6%;全年共受理調解申請6131件,調解成功2068件,成功率33.7%。較好地滿足了群眾需求,受到了群眾的好評和歡迎。
熱線咨詢情況顯示
2021年, 一季度受理公眾來電34658人次,同比增長90.3%;二季度受理34027人次,同比增長5.5%;三季度受理32610人次,同比減少7.0%;四季度受理公眾來電49702人次,同比增長43.7%。從各區市咨詢數量來看,市北區、西海岸新區、市南區來電咨詢數量相對較多,分別24006、22501和19767人次,而外地人口撥打我市熱線進行咨詢達到10855人次,超過了膠州市、嶗山區、平度市和萊西市。
1. 分類別分析。將全部受理咨詢分為民事、刑事、行政、其他四大類,全年民事類咨詢121668人次,占全部咨詢總數的80.6%;刑事類咨詢5756人次,占全部咨詢總數的3.8%;行政類咨詢3732人次,占全部咨詢總數的2.5%;其他方面咨詢19841人次,占全部咨詢13.1%。
2. 民事類咨詢分類分析。民事類咨詢中訴訟程序咨詢28769人次占首位,其次是經濟合同咨詢20754人次和勞動報酬13273人次、勞動合同咨詢12020人次。
3. 刑事類咨詢中咨詢刑事實務、刑事附帶民事和刑事訴訟程序的較多,分別占刑事類咨詢的81.3%、6.8%和6.5%。
4. 行政類咨詢中咨詢訴訟程序、行政處罰和法律援助的較多,分別占行政類咨詢的37.5%、15.1%和13.5%。
熱線調解方面顯示
自2021年4月份,12348法律服務熱線開展熱線調解工作以來,共受理調解6131件,調解成功2068件,成功率為33.7%。從數據上看,勞動爭議糾紛調解和拖欠農民工工資糾紛調解的成功率較高。
1. 受理案件數量最多的是合同糾紛、拖欠農民工工資糾紛和其他勞動爭議,分別占申請案件的37.3%、20.6%和10.5%。
2.調解成功案件分類分析:調解成功案件中,合同糾紛類、拖欠農民工工資糾紛類和其他勞動爭議糾紛類案件數量居前三位。
12348 熱線咨詢和熱線調解中呈現的主要特點包括
訴訟程序類咨詢持續增長
群眾法律意識在不斷增強,對法律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法院、勞動仲裁等機構全面推行網上服務,原有的訴訟辦理程序改變,群眾來電咨詢訴訟程序的大幅增加。訴訟程序類主要咨詢內容有:如何進行網上立案,如何操作相關軟件,應提交的基本證據有哪些,提交資料后不知是否已立案成功,被告身份資料如何查明,訴訟時效和審限等方面的相關規定是怎樣的。
消費者權益類咨詢增長幅度較大
2021年三季度,“雙減”意見的出臺,拉開了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的序幕。已經報名或簽訂學習、培訓合同的消費者也受到了影響,涉及培訓機構的消費糾紛增加,相關的法律咨詢也同步增長。其中咨詢較多的有:“雙減”意見出臺后,此前簽訂的合同能否變更或解除?培訓機構負責人跑路,家長該如何維權?培訓合同應如何簽訂?“保過”合同是否有效?以前買的課時不再適合能否退掉?
損害賠償類咨詢同比明顯上升
近年來,中國餐飲行業市場規模出現下滑,但中國在線外賣行業市場卻依然逆勢增長,來電咨詢外賣快遞車輛野蠻駕駛造成人身傷害及財物損失的明顯增加。此外,房屋漏水造成財產損失、不文明養犬致人身傷害甚至引發打架斗毆這三類咨詢數量增多。建議相關部門加強道路交通治理,關注老舊小區排水管網改造,落實《青島市養犬管理條例》,治理不文明養犬行為,維護好安全文明規范有序的城市環境。
熱線調解助力農民工討薪成效顯著
農民工“討薪難”一直是社會性難題,近年國家相繼出臺了各項法律法規和各種保護農民工權益的政策,對農民工權益的保障日趨有力和完善。但無論是勞動仲裁還是法院訴訟,由于程序相對繁瑣,耗時較長,且由于農民工群體的流動性大,接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在遇到“討薪”問題的時候,更是覺得難上加難。
要破解這一問題,就迫切的需要一個兼具群眾意識與法律素養的“明白人”來架起一座橋梁,理順各種關系幫助農民工群體正當合理、于法有據的去主張自己的權利。青島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根據人民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要求創新性的開展了“12348熱線+人民調解”這一新模式,2021年4月以來,青島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2348熱線調解共接到農民工工維權討薪案件1262件,占比20.6%,調解成功率達到了39.5%,打通了農民工維權討薪的“關鍵環節”。
很多“棘手事件”“沉疴事件”,在調解員的努力之下也迎來了解決的曙光;拖了8年不解決問題的“工頭”,在調解員的勸說下終于“露面”,愿意在調解委員會的主持下和工人達成“支付協議”;“算不清楚”賬目的項目經理在調解員的層層批駁下,也理順清楚,愿意支付;跑外賣的農民工兄弟因為欠薪心力交瘁,與公司矛盾劍拔弩張,在調解員的努力下也拿到了風吹日曬的“血汗錢”。青島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依托12348熱線創新開展的“12348熱線+人民調解”新模式,切實起到了助力農民工勞資糾紛解決、避免矛盾激化,同時減少農民工的“訴累”的作用,并且節約了大量公共資源和司法資源,受到了群眾的歡迎和社會的廣泛好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戴謙)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