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訪的企業安全生產負責人認真學習“經驗做法”。
近日,青島文達通澤機電有限公司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來自辛安街道轄區內20多家企業的安全生產負責人前來參觀學習。對該公司來說,這既是一種工作層面上的肯定,也是一種激勵和鞭策。
今年6月是全國第19個“安全生產月”。自6月份以來,辛安街道先后組織了4次這樣的活動,一百多家企業參加了觀摩學習,12家行業標桿企業接受了觀摩。
這種由街道安委會辦公室牽頭,以企業安全負責人、街道安監隊長、安全服務機構專家參加的隱患互查和對標學習“常態化”,被該街道視為立足實際、運用平臺思維,對區域內安全生產系統生態的“再造”與“升級”,也是“開門抓安全”的主要體現和重要抓手。
在近期的一次參觀中,前灣港集裝箱站場一輛普通的叉車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這輛叉車外表保養如新,打開發動機蓋,里面一塵不染,而車齡竟有13年之久。這讓許多來訪的企業安全生產負責人深感震撼,“我們企業的叉車才用了一年,都趕不上人家用了13年的,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啊。”一位參觀者感嘆之余,不忘自嘲。
此時,一旁的街道應急管理辦公室負責人胡杰連忙趁勢引導,“抓安全生產,也應講究個‘精氣神’,要重視方式方法,更要善于在學習中轉變提升?!痹谒磥?,將安全生產這根弦真正融入到企業自身發展的主旋律當中,激活內生動力,需要在提高企業認識上持續不斷地下功夫、做文章,而現場的“情景式”培訓是個不錯的辦法。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雖然觀摩學習的時間很緊湊,但標桿企業的每一個安全生產細節總會引起一些參觀者的興趣和共鳴,對這些企業安全生產的實際貫徹執行者來說,往往具有非常珍貴的“靈感觸發”效用。
“現在我們做的,就是通過‘街道搭臺、企業唱戲’的方式,引導轄區企業‘跳’出自身‘圈子’的限制,把眼界放開、放大,主動將自身置于更大的坐標系中考量,做到在對比中找差距、在差距中尋找改進的方向,進而匯點成面,促進轄區安全生產整體水平的不斷提升?!睂Α伴_門”抓安全,辛安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徐敬法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實際上,探索一條適合街道經濟發展的安全生產模式,對于西海岸新區的“工業重鎮”辛安街道來說,一直以來都是最重要的課題。自2018年以來,由街道安委會辦公室組織的對標學習行動開始頻頻“亮相”,在一次又一次的對標學習中,抓細節、講科學、重落實正逐漸成為轄區企業的共識。
統計顯示,自今年6月份以來,辛安街道以“安全生產月”為契機,進一步樹牢安全生產紅線意識,消除事故隱患,筑牢安全防線。截至目前,各部門、管區、社區共檢查企業、單位767家,發現并整治隱患1233處,在增強企業和群眾的安全意識、提升事故防范和處置能力的同時,一場安全生產的提升之變,正在該街道全面鋪開、悄然進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