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青島,行業協會商會“活躍度”不斷提升,正一步步走到城市舞臺的中央,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9月25日,青島市百余家重點行業協會商會的負責人齊聚國際會議中心,共同發起成立全市行業協會商會聯盟。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為聯盟揭牌,并發表主旨演講,為聯盟“站臺”“發聲”。
行業協會商會是架起企業微觀主體和政府宏觀調控主體之間的橋梁,發揮著承接政府、市場、公眾之間相互聯系的紐帶作用,在承接政府簡政放權釋放的具體事務、調節市場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通常,行業協會商會越活躍,意味著一個地方的經濟越有活力。一年多來,青島學趕深圳、拜師上海,實訓隊員們最有發言權:深圳和上海的各種專業協會、社會組織、民間團體擁有強大活力和服務水平,為政府管理的改革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持,推動這兩座城市的營商環境、經濟活力走在了全國前列。
相比之下,青島乃至北方地區的商協會作為市場主體之一還不夠活躍。于是,青島不舍晝夜,取長補短,不斷探尋深圳、上海等地行業協會商會運作的機理、成功的秘訣。
今天,青島的行業協會商會借聯盟的成立站上了城市發展的“C位”,從幕后走到臺前,從“單打獨斗”走向“抱團取暖”,讓人不禁對商協會未來整合資源、動員市場的力量萌生期待。
1、城市互動孕育商協會聯盟
看似憑空出世,實則水到渠成。
從2019年5月起,青島先后選派600余名干部前往深圳進行體悟實訓。一年后,青島又分兩批選派200多名干部再度赴上海取經。無論學習深圳,還是拜師上海,青島的“學習重點”始終繞不開“解放思想,優化營商環境”這個核心。而隊員們在學習過程中發現,活躍而專業的商協會是這些先進城市優化營商環境、激活市場活力的重要推動力。
上海擁有與國際接軌的市場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在實訓干部看來,上海各種專業協會、社會組織、民間團體擁有強大活力和服務水平,為政府管理的改革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持。
以實訓單位上海浦東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為例,協會1993年成立,是5A級社會組織,在全國首創集成服務市場主體的新模式,于2012年6月成立上海浦東總部經濟共享服務中心(平臺),通過對標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整合政府和社會兩種資源,為總部企業提供集成服務、專業服務和精準服務,發揮著運營成本低、服務效率高、專業能力強的共享服務優勢,培育出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共享服務新模式、新體系、新品牌。協會目前服務企業總數近5000家,作為先進協會的典型代表,浦東外企協會在優化區域營商環境,實現總部精準對接,助力招商引資,推動總部經濟制度創新等方面的成功經驗,非常值得學習。
不難看出,優秀的行業協會商會補位作用獨特優勢,能夠做許多企業想要做,但靠單個企業做不到的事;許多市場需要做,卻又沒有人牽頭去做的事;以及許多政府想做,卻沒有精力或者做不了的事。越是市場經濟發達的地方,商協會的作用發揮得就越好;反過來講,商協會作用發揮的越好越充分,一個地方的市場經濟也就越發達越繁榮。
青島成立行業協會商會聯盟的想法并不是一夜而成的,而是政企之間深化交流、城市之間互動創新的產物。通過聯盟將各個行業協會商會聚合起來,是應對當前外部大變局的新創意,也是順應市場邏輯的新打法,能夠聚沙成塔、抱團取暖,對商協會發展無疑是最優解。
聯盟成立,是青島經濟社會治理中具有突破意義的一件大事!
2、激活企業家和城市
此前,青島的行業協會商會并不活躍。
演講中,王清憲指出,“現在北方經濟面臨著一些困難,我們的新經濟不夠活躍,新動能不夠活躍,所有的不活躍都是因為市場不活躍、市場主體不活躍,而市場主體不活躍的一個表現就是行業協會商會不活躍。這當然不是行業協會商會自身的問題,而是地方政府市場化意識和經濟治理能力的問題。很多時候,我們還是習慣于對企業發號施令,還是用傳統的計劃經濟思維去面對企業、認識市場。”
換言之,青島行業協會商會的溝通橋梁作用沒有發揮出來,背后是營商環境不夠優。而一個城市,要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必須建設一流的商協會;反過來,一流的商協會也會為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加分助力。
對此,青島一直在積極“補課”。
去年以來,青島出臺《關于更好發揮行業協會商會在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中作用的意見》,引導重點行業新成立了60余家商協會,目的就是為了讓商協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經濟社會治理中來。
今年上半年,青島市汽車行業協會、市商業聯合會等53個行業協會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疫情對行業影響的分析報告,為市委市政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
日前,圍繞青島擴大更高水平開放,青島市企業聯合會、青島市浙江商會等56家商協會聚焦產業發展、金融市場等領域,對標深滬標準提出了青島220項問題差距,157項意見建議,也很具有前瞻性和啟發性……
積極動員商協會力量正逐漸成為青島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落腳點。
從去年至今,青島圍繞深化市場化、法治化改革實行了很多創新舉措,在21個經濟社會發展部門設立了市場配置促進處,通過政府購買公共服務,聘請法律服務機構,督促政府依法兌現各種承諾給企業的優惠政策,旗幟鮮明鼓勵“民告官”,明確提出“新官不理舊賬”是法盲的表現,邀請商協會主要負責人列席黨委政府有關經濟工作會議,鼓勵行業商協會參與涉企公共政策制定、承接政府購買服務、暢通政企溝通渠道等等。
種種舉措,就是要把尊重企業家、保護企業家、激勵企業家的措施真正落實到位,動員商會、協會等社會中介組織在經濟治理中更好發揮作用,讓青島的企業、企業家、市場更加活躍起來。
這正是青島成立行業協會商會聯盟的目的所在,也是最值得期待的成效。
3、實現五大平臺作用
商協會的價值就是服務企業、服務企業家,激活市場主體,今天成立的青島行業協會商會聯盟的目標則是放大這一價值。那么,如何才能讓商協會整合資源、動員市場的作用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呢?被寄予厚望的聯盟,該怎么做才能運用好平臺思維、生態思維,更加有效地發揮市場力量,實現互動耦合?王清憲認為,關鍵要依靠平臺思維和生態思維。商協會聯盟涵蓋了全市最具影響力的行業協會商會,以及廣泛的市場活動主體,在搭建平臺、營造生態方面具備天然優勢。在成立大會上,他為聯盟策劃了五大平臺作用:
一是聚焦產業鏈招引,打造“雙招雙引”平臺。行業協會商會最了解市場、最關注趨勢、最熟悉企業的上下游產業。由商協會開展雙招雙引,最專業、最高效、也最有效。青島商協會聯盟集聚了絕大部分“四上”企業,能獲得政府和企業兩方面的信息,突破部門與地區界限,鏈接產業上中下游。未來,聯盟應放大自身優勢,積極對接青島產業發展,聚焦全市確定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13條產業鏈,找到資源鏈接點,打通產業鏈、供應鏈的上下游,推動更多人才、產業、資本等資源要素加速向青島集聚,為青島找到更多城市“合伙人”。
二是加強商協會交流合作,構建市場互動平臺。今天成立的行業協會商會聯盟,已吸引集聚國內多家商協會代表,12家國內知名行業協會商會被邀請作為聯盟的培訓基地。青島商協會聯盟應加強與國家和各省市商協會的聯系對接,及時分享解讀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舉辦好各類主題活動,真正用市場的邏輯、資本的力量,為企業家之間的合作發展搭好平臺、建好生態。
三是積極組織會展活動,當好資源整合平臺。去年以來,青島先后舉辦了300多個有影響力的重要會議、會展活動,成為匯集全球資源要素的大平臺。商協會聯盟在舉辦會展活動方面具有很強的號召力、影響力,應通過舉辦會展活動,搭建起一批創新的、開放的、吸引新產業新技術的平臺,讓更多的信息、人才、技術、資本、人脈等優質資源在青島發生互動,實現價值倍增。
四是融入“國際客廳”建設,打造雙向開放平臺。目前在青島,面向日本、韓國、德國、以色列的“國際客廳”和山東會客廳都已開門納客,正式運營,上合組織國家“國際客廳”和“一帶一路”央企“國際客廳”也即將啟用。各地商協會都可以參與到“國際客廳”建設中來,加強與國內外行業協會商會的聯系,幫助企業找訂單、找資金、找人才,在面向全球開放的空間中優化配置資源,開拓企業發展的新天地。
五是積極參與社會治理,當好社會溝通平臺。商協會在承接政府職能轉移、規范行業管理、化解社會矛盾等諸多方面發揮著獨特作用。聯盟要發揮社會溝通平臺的作用,傾聽行業、企業的心聲,讓行業協會商會站在企業的角度,以市場的眼光,對青島的發展提出問題和意見,助力城市共同進步,一起成長。
今天,聯盟的五大平臺使命已經明確,行業協會商會激發城市活力的密碼也躍然紙上。未來,青島行業協會商會將爆發無窮的能量,書寫出更多市場化的精彩故事!
作者 | 長亭 攝影 | 傅學軍 策劃 | 沈默 編輯 | 長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