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6日訊 融融春光,氣溫回暖,春雷乍動,萬物生長,大地一派生機。在這樣寒意漸退、生機漸活時節,青島市實驗小學的少先隊員們迎來了三月的第一個“周末無作業日”——“Stem+探秘驚蟄,喚醒春日”活動。

探尋驚蟄奧秘
二十四節氣里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獨特奧秘。隊員們在輔導員老師和家長的指導下,通過項目型學習的方式,分年級進行了驚蟄探秘活動,感受驚蟄時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通過了解驚蟄的由來和習俗,探秘中國古代有關驚蟄的詩歌,通過誦讀、創編詩歌,了解驚蟄節氣中農耕者對春耕的期盼。

體驗驚蟄習俗
驚蟄時節飲食調養也特別重要,隊員們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中國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風俗,他們紛紛行動,在春日中,為家人親手制作了潤肺止咳的冰糖雪梨。卷起袖子,隊員們激情盎然,用自己的稚嫩小手準備食材,一碗甜甜的梨水包含著隊員們的滿滿的的感恩情。

繪制驚蟄手作
驚蟄到,萬物生!眾昆蟲,要驚醒。當驚蟄遇上美好的周末,隊員們也開始尋找著小蟲子的蹤跡,探索驚蟄的秘密,并制作了驚蟄創意手工。瞧,通過剪紙、繪畫、泥塑等手工方式,經過隊員們的巧手制作下,呈現出一幅幅“出蟄”昆蟲圖,昆蟲“醒”過來了!



通過“Stem+探秘驚蟄 喚醒春日”活動,隊員們在實踐中感受節氣帶來的變化,品味著節氣中蘊含的中華文化,在項目式學習的理解中,感受大自然變化的規律。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