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眼下,新一輪青島市科學技術年度獎勵正在評審階段,很多參評者發現,今年評選無論是獎項設置還是評獎要求,都發生了不小變化。“以前青島市科技進步獎的部分獎項,無需產業化應用也能申請,比如社會公益類、技術標準創新類等。今年產業化成了評獎‘硬杠杠’。” 某駐青高??萍继庁撠熑苏f。立足實際,助推科技成果轉化,是當前青島以創新促產業優化升級的一個亮點。
科技創新,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而是要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今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推進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優化升級,突破供給約束堵點,依靠創新提高發展質量?!鄙綎|省2022年工作動員大會所提出的“十大創新”中,“加強科技研發創新”排在第一位??萍紕撔率侨鎰撔碌暮诵?。只有聚焦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持續開展重點環節攻關,突破創新難題,才能轉換發展動力,贏得競爭新優勢。在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9次報告》中,青島位列中國科技創新競爭力城市第十,較上年前進5位……不斷躍升中,科技創新成為青島一大優勢。
打通體制機制性堵點,加快完成從實驗室到工廠的重要一躍。長期以來,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存在“不愿轉”“不敢轉”以及“沒有成熟成果可轉”等問題。對此,可通過產權激勵、打造平臺、優化科技計劃體系等改革舉措,來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破解成果轉化難題。近年來,青島通過建機制、建平臺、促產業等措施,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運用、保護和管理全鏈條,對推動科技創新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依托“半島科創聯盟”市場化平臺,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僅在2021年,就收集需求2133項,發布成果1.5萬項,舉辦活動1.7萬場,深入對接項目531項,可謂碩果累累。
突出企業主體地位,促進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深度融合。企業直面市場、貼近市場,對市場需求的感知更靈敏。同時,企業也是解決關鍵技術的核心力量之一,是構建產業鏈的核心主體,是完善產業鏈、供應鏈的主要支撐。要更加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完善創新企業梯隊。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聚焦重點專業領域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對已取得關鍵核心知識產權的重大科技成果進行轉化,打造一批新產品,形成新的產業布局,讓科技創新發揮出更大效能。培育良好的企業創新生態,優化民營科技企業營商環境,打通惠企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向著春光,篤行不怠??萍际菄鳎瑖屹囍詮?,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只有轉變思維,破除藩籬,完善制度,不斷打通科技創新的堵點痛點,才能為青島高質量發展匯聚澎湃動力。(王學義)

青島日報2022年3月8日6版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