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訊 構建青島城市疫苗網,追蹤到每一支疫苗,保證兒童的疫苗接種安全;把移動接種車開到留守兒童家門口,足不出村完成計劃免疫,同時為新冠疫苗群體接種提供可行性方案;針對缺電地區的非洲,推出全球第一款適用于熱帶地區的太陽能直接驅動疫苗存儲箱,讓身處這里的兒童也能享受安全接種的體驗……
這個讓保障“全球疫苗接種最后一公里”的理想成為現實的生態品牌,就是青島海爾生物醫療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海樂苗疫苗安全生態。
9月20日,第四屆人單合一模式國際論壇在青島盛大開幕。本屆論壇由海爾集團和MLab管理實驗室聯合主辦,來自全球的數百位專家、學者、企業家共同分享、討論、見證物聯網時代管理范式的最新理論和實踐成果。當天的論壇上,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將人單合一物聯網時代管理范式15年來的探索總結為“自創生、共進化”。
海樂苗作為 “自創生、共進化”的標志性樣板代表,與生態伙伴一同登臺交互,生動詮釋了海爾人單合一模式跨行業在大健康領域的成功復制和引爆引領,展示了海爾物聯網大健康生態品牌“盈康一生”的魅力。“陽光所到之處,疫苗觸手可及”。
用戶需求驅動自創生
這是一個變革驅動的時代。
海樂苗的誕生就是海爾生物在生物安全領域掀起的一場變革風暴。
掌握領先超低溫存儲技術的海爾生物不僅是硬件設備領域的佼佼者,還率先洞察到了物聯網的先機,借力物聯網的技術,打破生物安全存儲行業的邊界,為更廣泛的人群提供更直接、更美好的體驗。
一切的變革力量都來自于人。正如商業生態理論創始人詹姆斯·F·穆爾所說:組織創新是一切技術創新中的“元技術”, 因為人是唯一能使資產增值的因素。
因用戶需求而自我創造,發揮人的價值最大化,是海樂苗誕生的起點。
作為海樂苗全球第一個共創者,天津大王莊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邱鴻春院長是當天參與圓桌分享的嘉賓之一。
在講述他與海樂苗的故事時,邱院長難掩激動的情緒,他或許也沒有想到,當年打給時任海爾生物研發總監、現在是海樂苗鏈群主鞏燚的那個電話,將會徹底的改變整個行業生態。
眾所周知,接種疫苗是預防疾病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事關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家庭的社會熱點。在海樂苗出現之前,疫苗接種行業的情況,身處一線的邱院長最有發言權。
彼時,從生產疫苗的疫苗廠商,運送疫苗的冷鏈公司,到接種疫苗的接種點,再到帶兒童接種的家長,這一個個環節之間完全是相互割裂的。由于信息壁壘,各節點形成數據孤島和交互盲區,無法做到疫苗全流程可追溯,不僅為疫苗安全管理埋下很大隱患,也造成了一個信任極度缺失的局面。
與此同時,絕大多數接種點,疫苗盤點、核對等工作均由人工操作,接種點的工作人員不僅要承擔繁重手工查驗工作,同時也為疫苗準確接種多了一重不可控的風險。
邱院長的心事重重,讓身為孩子父親的鞏燚感同身受。鞏燚來到天津大王莊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蹲點三個月,與孩子家長、接種人員進行了廣泛深入交互后總結出整個接種環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從物聯網技術手段尋找突破口。
針對接種點的海樂苗接種安全解決方案誕生了。如今,兩年多來經過多次迭代升級,海樂苗通過將“電器”變“網器”,構建一張疫苗數據流動的大網,打破接種斷點,讓疾控中心、疫苗廠商、物流公司、接種點、兒童家長等每一個生態攸關方都成為這張網上的節點,形成一個互聯互通、共創共贏的疫苗接種體驗生態。
“海樂苗實現了精準取苗零差錯、問題疫苗秒凍結、接種全過程可追溯,我們的護士也成了疫苗接種生態的一個節點,她只需要按照網器的指引進行操作就可以了,徹底解決打錯疫苗的問題。”邱院長介紹。
海樂苗方案的應用,直接讓天津大王莊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天津市河東區的排名從倒數第二上升到第一,并獲得天津示范門診的稱號。在《疫苗管理法》出臺之前,國家衛健委疾控局還曾專門到這里觀摩座談,就疫苗法中提出的“做到免疫接種門診的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推動實現疫苗從生產到使用全過程的可追溯和監管”的可行性進行考察。
海樂苗社區接種方案的誕生,就是一次典型的“自創生”。這并非來企業“自上而下”的發號施令,是海爾生物對接種點用戶需求的全面響應,是團隊的自我創造,創造了“海樂苗”這一新物種,也為以后的生態生長提供了動力。
生態體驗實現共進化
這是一個生態進化的時代。
“21世紀不是企業和企業的競爭,一定是商業生態和商業生態的競爭。”詹姆斯·F·穆爾一針見血地指出商業生態系統的本質——“沒有自我更新則會滅亡,是共同演化的過程。”
未來的企業一定是無邊界的。人單合一就是要讓企業變成一個無邊界的創業生態系統,這個系統一旦建立后,員工就變成了創業者,可以自己創業,不需要企業給他發號施令。而在這一過程中,通過自組織、自驅動、自增值、自進化,各種生態資源可以進入這一系統中,圍繞用戶需求的迭代共同創造、共同進化,從而演變為一個豐富的生態系統,生態資源越來越多,就會孕育出新的物種。更重要的是,這個生態是不可復制的,因為它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商業演進邏輯。
海樂苗正在塑成的,正是這樣的疫苗安全接種體驗云黑海生態——網器與場景融合形成體驗,體驗吸引了攸關方進行共創形成生態,生態又促進網器和場景的迭代為用戶帶去更好的體驗。在與用戶的持續交互中,圍繞著用戶體驗,一個又一個新場景方案接連“自創生”,攜手各方生態資源不斷“共進化”。
為了解決偏遠地區兒童的疫苗接種問題,海樂苗聯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金衛信公司、宇通客車等各方資源共同打造移動智慧疫苗接種生態。9月18日,全球首臺智慧移動接種平臺正式完成現場評估。中國疾控中心免疫中心曹玲生表示,“我們堅信智慧移動接種車不僅會將中國先進接種理念輸出國外,服務于世界兒童,同時也會提高全民健康意識和貧困地區免疫規劃工作水平。”
針對即將上市的新冠疫苗應急接種,海樂苗與中國首批進入Ⅲ期臨床的新冠疫苗研發企業——科興生物共創新冠疫苗安全接種生態。通過線上的數據云平臺和線下的物聯網設備,搭載緊急接種系統,實現固定接種場景和移動接種場景下新冠疫苗接種的便利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科興生物晉燦瑞表示,“我期待著這樣一種新的接種服務模式,能夠走出國門,服務全世界,為全世界新冠疫情防控做出貢獻。”
在遙遠的非洲,很多地區沒有電,就沒有冷鏈,不能保證疫苗的安全存儲和管理。一個母親如果想帶著孩子接種疫苗,需要背著孩子徒步兩天才能到最近的接種所。而這樣的母親在非洲還有整整7億。
海樂苗通過與國際組織的共創出了陽光疫苗生態,推出全球第一款適用于熱帶地區的太陽能直接驅動疫苗存儲箱。目前,海樂苗陽光疫苗生態已服務于全球78個國家和地區,15萬個衛生機構,累計守護2億兒童安全接種。
從接種點到接種車,從天津到非洲,從新冠疫苗接種生態,再到陽光疫苗生態,一次次用戶需求下的自創生,形成了整個海樂苗生態的共進化。
作為圓桌論壇的主持人,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互聯網周刊》主編姜奇平給予了海樂苗生態極高的評價:“黑海生態是不可復制的,對于海樂苗生態,我把它概括為一把鑰匙和一個錨。一把鑰匙就是開啟自創生的鑰匙,一個錨就是錨定同進化的錨。”
正如陽光疫苗生態所要傳達的理念“陽光所到之處,疫苗觸手可及”,這是海樂苗的美好愿景,看似宏大但并不是不可實現。
手握自創生的鑰匙,錨定同進化的錨,海樂苗在無邊無際的黑海生態中就不是漫無目的前行,用戶需求將為海樂苗規劃前進的航向,不斷滿足用戶體驗就可以不斷開拓生態的邊際,讓疫苗安全生態體驗云像陽光一樣守護全球有需要的人。(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光)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