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0年9月28日1版

每一棒都應有每一棒的精彩
首批51名青島干部完成赴上海的專業實訓后,第二批153名專業實訓干部又將接過“接力棒”,繼續“礪劍”申城。
一批接一批、一棒接一棒,和赴深圳體悟實訓隊一樣,他們像是燎原的星火,孜孜以求地在與榜樣的對話中改變自己、改變城市,又和在深圳體悟實訓不同,他們牢牢地把“現代服務業”作為“靶向”聚焦。
這是上海的特質決定的,更是在新發展格局之下青島的使命決定的。上海是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現代化大都市,進入服務經濟時代,以發展新興、高端、精細、特色服務為核心驅動,這座城市構筑起了符合全球城市功能要求的現代服務業體系。對青島而言,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雙節點”的獨特優勢要充分發揮,要成為國內南北東西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具有更大的產業輻射、更廣闊的空間覆蓋和更強的資源配置的現代服務業是最核心的支撐。學習、借力上海現代服務業,充分利用“溢出效應”自然是題中之義。
過去的三個月時間,首批51名赴上海專業實訓干部,敲開了上海最好的企業的“門”,打開了個人思想解放的“窗”,通過深學細悟,出色完成了全面對接上海的“第一棒”。第二批專業實訓干部規模擴大到153人,時間延長至100天,實訓單位從18家拓展到64家,還選派了5名優秀民營企業家,實訓人員結構更加優化。
每一棒都有每一棒的使命,每一棒都應有每一棒的精彩。要把赴上海專業實訓持續引向深入,要能不斷為青島現代服務業發展提“金點子”、出“好主意”、搭“新平臺”,對每一名專業實訓干部如何度過這寶貴的100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融入場景“學”。接納第二批專業實訓干部的是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復星集團、分眾傳媒、益海嘉里等在上海、國內乃至國際上叫得響的優秀企業單位。市委拿出魄力、下大力氣,專業實訓干部應珍惜這樣集中學習的機會,以時刻歸零的心態和奮發有為的狀態,掛起職務充當職員,撲下身子主動討教,堅持學思用相結合,利用一切機會學習鮮活的上海經驗、上海場景,虛心當好上海的“學生”,做好青島的“形象代言人”。
要帶著問題“悟”。體悟實訓向深里做,往專業走,目的即是強化學習提升,克服“本領恐慌”,解決干部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重點、難點、痛點、堵點。身臨其境,體悟上海,感受上海,專業實訓干部應堅持問題導向,體悟實訓企業的管理邏輯、上海發展生態的生成邏輯以及支撐上海發展的行政邏輯,傳遞“青島之問”的“上海答案”。
要聯系實際“創”。“拜師”上海,具體來說是學習上海的資本金融、航運貿易、高科技服務、文化旅游和商務服務,這五大領域,既是上海打造“五大中心”“四大品牌”的核心要素,同時也是青島推動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專業實訓干部應根據自己的工作崗位,利用本領所長,將思考的觸角深入到上海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毛細血管”,探尋青滬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契合點,為青島現代服務業發展鏈接整合更多資源。
看見未來的人,才能擁有未來;不懈求索的人,才能找到答案。相信,隨著赴上海專業實訓的不斷深入,“五月的風”將繼續拂動“新上海灘”,青島更多“三化一型”高素質、高能力的干部的“種子”,也會不斷生根、發芽,并成長為這座城市最積極、最活躍的“動能”,最終匯聚為助力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的磅礴力量。(青島日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