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進入大賽專題,看青島手造視頻,上傳作品
編者按:
傳統與時尚,厚重與精致,守正與創新,沉穩與活力。在幾千年的發展中,青島的手造業將“傳統”與“時尚”融合,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色,手造藝術使這個城市擁有了更獨特的吸引力。由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指導,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青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青島市總工會、青島日報報業集團主辦,青島市民間文藝家協會、青島市手工藝協會、觀海新聞、智慧青島、齊魯工惠·青島行承辦的青島首屆手造節·青島手造創新設計大賽火熱進行中。
微雕神技,藝術奇葩。
核雕,是中國傳統民間微型雕刻工藝,以桃核、杏核、橄欖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藝品,已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核雕技藝由來已久,小小的果核在古代就已經成了藝人們發揮想象和施展刀技的載體,在明清時期,更有“凡文人必手持折扇,有折扇必有核雕扇墜”的盛況。

肖策是肖氏核雕技藝的第四代傳人。其家傳刀法“肖氏拙刀”最是出名,在不破壞桃核形狀的前提下,按照它本身的紋路進行雕刻,呈現出桃核最真實的美感。
核雕這門工藝屬于功夫活兒,心浮氣躁是做不出來的,桃核又小又硬,雕刻時,手指難免會被刀具銼傷,這就需要有堅韌的毅力。

雕刻一個完整的核雕更是不易。桃核通常只有一公分大小,創作上既需要有一定的寫實性,又需要有豐富的想象力,期間要經過選材、剔平、走線、粗修、精修、拋光等多個步驟。
僅第一步選材,要求就很是嚴格。桃核至少需要一兩年的時間來曬干,色澤好、形狀飽滿、紋路清晰,才能作為核雕的材料。
之后剔平,粗線條勾勒,再精細化造型。一絲一縷,不能有絲毫差錯,如此才能保證核雕最后呈現出理想的效果。

欲善其事,必利其器,核雕也不例外。肖策根據自己的習慣專門定制了20把雕刻刀,每一個惟妙惟肖的核雕作品都離不開它們。

提到核雕,不得不提的就是“核舟記”。
一般的“核舟記”都是用橄欖核進行雕刻,難度很大,門窗部分甚至只有1毫米的厚度?!昂酥塾洝钡逆湕l6個小時才能解一環,耗時耗力,是對雕刻者技藝與耐心的雙重考驗。

對于肖策來說,用橄欖核來雕刻“核舟記”已不在話下,用火龍紋來雕刻出“核舟記”才是他一直以來的追求?;瘕埣y屬于桃核的一種,除了核小不好拿之外,核的密度、硬度也很高,用如此小的桃核來雕刻出如此精細的“核舟記”,難度極大,肖策還在不斷嘗試。
毫厘之間,集大千世界之微妙。肖策用自己的雙手和執念,將這微觀世界不斷發展傳承。

掃碼了解更多大賽詳情
(智慧青島記者 寧曉寒 趙振宇)
責任編輯:榮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