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經由失憶、失智到失語,阿爾茨海默病侵擾了很多老年人的健康。在神經內科門診,我們認識了董奶奶。
“董奶奶,您今天早餐吃了什么?”診室里,齊大夫打開電子病歷,準備輸入問診內容,可董奶奶眼神愣愣的,半天沒有回應。和上次她來時那笑意盈盈的樣子相比,已是截然不同。
在齊大夫給董奶奶檢查記憶力時,她突然將桌子上的東西都推到了地上。一旁的陳爺爺趕緊蹲下來,將東西都撿了起來。
“她最近情緒不好,總愛發脾氣,也不太認得我們了,跟她反復講也沒用。”陳爺爺的語氣顯得很平靜,就像是在講述日常生活里的柴米油鹽一樣。齊大夫卻深深懂得,每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家屬,不僅要照顧患者的日常起居,還承受著無休止的鬧騰甚至怨恨,很多家屬都會在門診里大倒苦水,但陳爺爺卻如此平靜。

02.
齊大夫決定將董奶奶收入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在征求家屬意見時,陳爺爺的表情依舊平靜,但那一刻,我仿佛看見他紅了眼眶。老兩口已經攜手相伴半個世紀,孩子們都有各自的家庭和事業,只有第一次就診時陪伴著董奶奶,往后多次復查,都是陳爺爺一人陪著。
第二天一早,神經內科病房的走廊里一陣騷動。有人議論著說:“10床的董奶奶非要去上班!”
我們趕忙跑到病房,看到董奶奶顫顫巍巍地挪著步子,堅持要出去。她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語:“人呢?這都到8點了,我該去交班了。”
記憶錯亂也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常見癥狀。董奶奶可能覺得自己生活在以前的時空里。這些患者就像是被時光拋下的人,跟這個生活了幾十年的世界越來越陌生。

03.
當天中午,趁著來送午飯,陳爺爺向齊大夫詢問董奶奶的情況。汗水浸濕了他的衣襟,陳爺爺還微微喘著粗氣。
聽說了上午的事情后,陳爺爺輕輕嘆了口氣,說:“她退休前是護士長,住院前就總是把家里的臥室當護士站。我們勸了又勸,說了又說,才算明白點。可能一到醫院,又想起以前的日子了。”
我恍然大悟,董奶奶口里說的“8點交班”原來是這個意思。她以為自己還在醫院上班,眼看著時間一點點流逝,自己的工作還未完成,害怕耽誤醫生查房,情緒才會有這樣的變化。
回想起董奶奶當時急躁又無助的表情,我心里泛起了酸楚:幾十年的護士工作對她來說,早已成為生命的一部分。

04.
談話結束,陳爺爺正要離開辦公室,卻突然停住腳步,轉身搓了搓手,小心翼翼地問:“大夫,我老伴這病還有得治嗎?”
齊大夫一時語塞,停頓片刻后回答:“我們一定盡全力延緩疾病的發展,盡量提高她的生活質量。”
陳爺爺聽明白了這句話背后的含義,哽咽了起來,說:“一起過了大半輩子,現在連我是誰都不記得了。我也沒有其他想法,只想陪著她,一起走到底。”醫院走廊里并不明亮的燈光,照著陳爺爺蹣跚而去的背影。我們瞬間有了深深的無力感,縱使醫生有著天大的決心和信念,我們能做的終究還是有限。
董奶奶是不幸的,晚年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但也是幸運的,有一直陪伴著她的陳爺爺,至少這一路上并不孤單。
董奶奶出院那天,老兩口相互依偎著,走在林蔭道上。午后的陽光透過樹葉灑了下來,照在他們身上……面對疾病,我們能做的除了診治,還有安慰和陪伴。如此,生命才有寬度,醫學才有溫度。

看了上面的故事,你是不是也是既心酸又溫暖?可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誰也無法改變,那么面對得了阿爾茲海默癥的家人,我們應該怎么做呢?答案就是像上面的陳爺爺一樣,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和體貼,延緩他們的病情,讓他們感受到這個世界的溫情。
如果你的親人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癥,我們該怎樣照顧他們呢?下面的的幾條建議也許能給你帶來幫助。
首先,照顧者必須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心里要始終想著他是一個病人,不論他對我們做什么說什么都不能去計較,更不能因此生氣煩躁,否則照顧病人的過程會非常痛苦,如果自己的心情都不好,又怎么能照顧好他人呢?
當病人對親人打罵時,照顧者難免不生氣,但冷靜下來想,其實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如果他能知道,他怎么會這樣對待自己的親人或孩子?他們現在是生病了,他們做的這些事都是他得的病的“病癥”而已,這樣想后心里就好受多了。
其次一定要有耐心。阿爾茲海默癥的典型癥狀就是記憶力的衰退,如果沒有照顧過阿爾茲海默癥的病人,根本無法想象人的記憶力缺失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舉個簡單的例子,很多病人剛吃完飯就又要吃飯,有時候還會反復地要,甚至會罵罵咧咧。這個時候,我們只有不厭其煩地告訴他們已經吃過飯了,并且認真地告訴他我們是不會騙他的,是真的吃過了。只有這樣耐心地跟他們講,他們才能對照顧者增加信任。
第三不要和病人抬杠。一些患者因為腦萎縮會出現幻覺,經常說有人要傷害他,這個時候不能反駁他,而是要順著他,告訴他會幫他把害他的人趕走,這樣病人心里就踏實了,會慢慢地安靜下來,如果不順著他,他會一直處于一種恐懼之中。
第四要除消家里的安全隱患。比如說家里的刀具利器一定要放到家人不容易找到的地方,防止發生意外。另外,要多和病人陪伴在一起,一定不能讓病人一個人在家里呆著,可以在空閑的時候,帶病人出去轉一轉,曬曬太陽等,這樣才有利于病人保持一個愉悅的心情。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