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說
面對近期百姓的各種急難愁盼問題,主流媒體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為百姓答疑釋惑、澄清謠言、積極幫辦、鼓舞士氣,匯聚起攻艱克難的強大動力——
暢通“民意橋” 站好“防控哨”
2022年初春,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市民的生活節奏受到一定影響。面對越來越多的社情民意,本報輿論監督部發揮聯系黨和群眾的橋梁作用,通過輿論監督熱線、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平臺、輿論監督郵箱等全媒體受理系統,傾聽百姓心聲,不僅成為百姓反映問題、解決難題的快速通道,更匯聚起各領域攻艱克難的強大動力。
3月以來,本報各輿論監督受理渠道受理的各類咨詢、求助、建議、投訴等方面的訴求成倍增長,其中與疫情相關的訴求占了一半多。本報輿論監督部的記者、編輯們實時接收、及時轉辦、主動反饋,第一時間回應百姓關心關切,澄清坊間謠言,解決群眾訴求,提升了工作實效,成為市民與政府間的“連心橋”“防控哨”。
答疑釋惑,解民問。
在眾多來電、來信、留言中,咨詢類訴求占比最高,占投訴總量的45%。“哪里能出具核酸檢測報告”“某醫院的發熱門診何時恢復接診”“交警暫停窗口服務后駕駛證到期怎么辦”……市民咨詢的問題,不少是市民普遍關心的新情況、新進展,方方面面、事無巨細,記者將這些問題一一轉辦至對口部門或單位,力爭以最快的速度給予權威答復。對于市民極為關切的普遍性問題,記者還會深入采訪并將通過“觀海幫問”欄目,配以視頻、圖表、圖片等進行詳細解答,這些詳盡報道通過觀海新聞客戶端、青報網、青島日報微信矩陣等廣泛傳播后,使得更多市民第一時間知曉一線信息。目前,“觀海幫問”平均每天上線10期,成為市民的“貼心小幫手”,部門的“信息宣傳員”。
澄清謠言,正視聽。
謠言比病毒更可怕,“青島今晚菜市場停止營業”“今天下午一點開始,凡是在城區街面上發現沒有靜止的人員、車輛,一律倒查至具體鎮街、社區(村)、網格”“凡是三輪全員核酸檢測采樣有任意一次漏采,3月18日后取消其核酸檢測免費資格,后續費用自行承擔”……特殊時期,各種謠言四起。不少市民和網友撥打本報輿論監督熱線或通過“直通12345”平臺留言,詢問這些消息的真偽。網絡謠言流傳速度快、影響范圍廣,極易引發群眾困惑和恐慌。為正本清源、還原真相,本報輿論監督部迅速開啟“謠言粉碎機”模式。面對每一個市民提問,記者迅速核查消息來源,求證官方信息,快速辟謠、正面引導,為廣大民眾澄清事實。一位市民感慨:“資訊泛濫的當下,各種信息難辨真假,還是來自黨媒的聲音信得過、靠得住。”
為民辦事,化難題。
特殊時期形勢復雜多變,要保障生產生活的平穩有序,考驗著城市運行系統鏈條間的咬合度和對訴求的響應度。近期,本報輿論監督部各平臺積極聚焦市民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難點、堵點、痛點,全力協調相關部門推進落實,解決急難愁盼問題,為城市運行系統的鏈條注入“潤滑油”。轉辦鏈條非但沒有受到影響,各部門、各區市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在一些領域的幫辦效率還有所提高。比如,有市民在“直通12345”平臺留言稱,李滄區振華路一公交站電線裸露,存在安全隱患。記者將問題轉辦至城運控股集團,次日記者回訪現場時發現,相關隱患已經完全排除。
凝心聚力,提士氣。
除了接受咨詢和反映問題外,“直通12345”平臺近期還轉辦了不少市民寫給抗疫工作者的表揚信,成為群眾與抗疫工作者之間的“傳聲筒”。從平臺轉發出去的一封封表揚信,承載著感激、凝聚著人心,也提振了士氣。萊西市一位市民在給一線防疫工作者的表揚信中寫道,“大白”們的鼓勵和安慰,讓他感覺到了親人般的溫暖。他們無疑是春天里最美的一道風景。接受完核酸檢測后,13歲的小市民陳益可寫給市北區寧夏路街道辦事處一封感謝信,他說,這些平日里那么熟悉的社區工作者聞令而動、全力以赴的身影,讓他感覺到“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
一句句道謝語、一封封感謝信,不僅是對抗疫一線英雄們的誠摯謝意,更匯聚著共克時艱的磅礴正能量。而寧夏路街道辦事處通過平臺給予小朋友的回復,則道出了這個春天里每位市民的真實心聲:“萬眾一心是取勝的法寶。春已至,花已開,疫終散。”
責任編輯:王逸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