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一個學校是否值得托付,三年是一個時間節點。小學三年,習慣逐漸養成,初中三年,學業生涯定向……2018年亮相的青島愛迪學校,用3年時間成為李滄教育版圖上的新亮點。
2022年,愛迪翻開了品質立校的全新篇章,初中部引進清華附中教育智慧,小學部展開特色發展的新畫卷……

為了學生,愛迪選擇腳踏實地
改革與創新的時代,教育理念總是在推陳出新。愛迪沒有選擇浮躁,而是堅守凈土的安靜。
學校是學生的學校,是一切圍繞學生成長而設立的空間,是提供學生發展所需全部營養的平臺。
所以,在愛迪,你未必能看到鮮紅的標語口號,卻能夠在每一個角落看到給予學生的關注與鼓勵。
在愛迪,每個孩子享受著公平和優質的教育。
答案,是寫在孩子們求知的明眸中,和自信的笑臉上的。

以人為本,愛迪將學生放在首位
九年一貫,從懵懂少年到青春年少,是花季,是詩歌與陽光的最美年華。
所以,在愛迪,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都能夠找到屬于自己的溫暖,有自己的成長空間,有自己星辰大海的夢想,也有腳踏實地追逐夢想的努力。
小學部,從習慣養成開始做好一點一滴,勤奮上進,各展才華,為童年披上陽光的羽衣;初中部,引入生涯規劃,一生一策,以夢為馬,不負韶華,用自己的畫筆描繪青春;全體愛迪生們,腹有詩書,溫文爾雅,不畏競爭,敢于進取。

和諧共長,師生在愛迪一起成長
新時代素質教育發展的最大挑戰,在于面對每個孩子差異化的個性特征和發展需求,學校教師能精準有效地回應。
為此,愛迪開發和實踐了一系列特色課程:科技類的木藝、水下機器人;體育類手球、體適能、棒球、擊劍;藝術類雙排鍵、模特、京劇等。
在課程開發和實踐過程中真正實現了師生共成長。
“我在、我能、我行”,陽光自信寫在每一個愛迪生的臉上。

因材施教,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需求
愛迪,從來不惟分數論英雄,更關注的,是成長,而不只是成績。
所有愛迪的老師,都知道每個學生的成長理想,和每個家庭的成才期望。
所以,在愛迪,一朵花需要陽光,一棵樹需要雨露,關注學生的成長,先從關注每一個孩子的健康開始。
成長也需要櫛風沐雨,成才也需要修剪枝蔓。愛迪會指導學生去克服困難,去戰勝失敗,淚水和汗水,同樣都是成長過程中的養分。
正視差異,才能夠認真的去做好揚長補短。

五育并舉,愛迪相信實踐出真知
新課程標準之下,教材變得越來越薄,新高考改革之后,考試選拔變得越來越靈活。
課堂之內,啟發教學,分層教學,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實現亦生亦師的學習過程;課堂之外,動手實踐,體教融合,以美育人,興趣特長培養,收獲全面發展;校園之外,開闊眼界,實踐公益,學會研究性學習,充實能力培養的各項修煉。
這是愛迪起初就有的優勢,三年歷練,爐火純青。愛迪相信,未來考場和職場的贏家,是屬于學會主動學習和運用知識能力最強的人。

小班教學,愛迪把優勢做成了品質
愛迪三年,小班化堅守如初,未來也將繼續堅持。
小班化,是真正實現因材施教的前提基礎,小班化帶來的高師生比,使得每一位教師熟悉掌握學生的發展需求、思想狀態以及心理情緒動態,及時跟進,密切指導。愛迪的學生成長分析和教學質量分析,具體到每一個學生,具體到學生的全部。
小班化提供了獨有的個性發展、多元發展的支撐。比如初中部,把硬件設施配合小班化教學的優勢進一步發揮,每個班級都配備了主修教室、輔修教室和活動教室三個不同用途的教學場所,任課教師也都有固定和充足的一生一策輔導空間。課間答疑,課下針對性輔導,專門的一生一策時段和分層次學法指導,已經成為教師全部熟練掌握的協同施教技巧,效率和質量有了明顯提升。
在愛迪,學生與名師的距離最近
名家治校,名師執教。愛迪的名家名師,不僅名副其實,而且時刻站在學生身旁,亦師亦友,既領路前行,又伴隨始終。
2022年,來自北京清華附中的白沁文校長,與初中部干部教師一起圍繞著小班化教學的校本特色開始了全新的教育教學改革;躬耕育人一線的王秋紅校長,與小學部的全體教師開展“特色與品質”專題提升工程,名校長率先示范,走進教室,走進學生中,聆聽,傾聽,和藹如化雨春風。
愛迪教師隊伍中研究生學歷占到半數以上,不乏省市級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學科帶頭人和青年拔尖人才,他們更是辛勤奉獻,秉持教育初心。一所學校之所以為名校,非大樓也,大師之謂也;一名教師之所以為名師,非盛名也,是甘做學生成才的鋪路基石。
人文化成,和諧共長。在愛迪,你與名師的距離最近。(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趙黎)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