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進入大賽專題,看青島手造視頻,上傳作品
編者按:
傳統與時尚,厚重與精致,守正與創新,沉穩與活力。在幾千年的發展中,青島的手造業將“傳統”與“時尚”融合,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色,手造藝術使這個城市擁有了更獨特的吸引力。由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指導,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青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青島市總工會、青島日報報業集團主辦,青島市民間藝術家協會、青島市手工藝協會、觀海新聞、智慧青島、齊魯工惠·青島行承辦的青島首屆手造節·青島手造創新設計大賽火熱進行中。
今天起,為您帶來“青島首屆手造節·產業說”系列主題報道。看“青島手造”在新時代里,如何引領產業風潮。
“青島首屆手造節·產業引領篇”|孫氏沉香
沉香,有著“中藥之王”“眾香之首”的稱號,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發展歷史,有著很高的使用價值和藥用保健價值,自古以來深受皇權貴族和文人雅士的喜愛。

孫氏沉香文化(青島)有限公司自創立以來,始終以弘揚和提升中國傳統沉香文化為宗旨,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孫氏沉香制作技藝”的保護、傳承、宣傳推廣及產品研發工作,為青島沉香文化的傳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近幾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沉香的需求量成倍增長,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當前沉香產業的產值已達到了上千億。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很多地方的沉香制作采取了工廠化生產,產量雖然提高但也導致沉香的質量較為普通,而孫氏沉香文化(青島)有限公司一直以來堅持純手工制作,主打高端線香,產量小但質量高,其采用的祖傳技藝——“孫氏沉香制作技藝”已入選青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孫氏沉香制作技藝創制已久,從明朝創制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孫氏祖先孫繩武,明萬歷年間貢士,即墨樓子疃人士,對沉香文化情有獨鐘,研制各種香料配方,制作成香丸、香球、香餅等,并將該配方編撰整理成冊,取名《孫氏香譜》留傳給后代。《孫氏香譜》詳細闡述了沉香原料的選材、勾香清理技巧、各種原料的特點及香料的配伍,為近代的中國沉香制香工藝提升,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民國時期,孫氏乃字輩傳人孫乃奎攜《孫氏香譜》只身南下,在香文化比較興盛的廣東佛山地區創辦了“廣平安正號”,從事沉香制作,同時在青島廣興里開設分號“廣興安正號沉香鋪”,將沉香制香技藝傳承于子孫。

孫氏沉香文化(青島)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孫育峰先生是孫氏沉香制作技藝的第四代傳承人,他秉承《孫氏香譜》祖訓:“取材以尖峰伽楠為上,理香以腐木盡除為善”,選上乘物料,古法炮制,只做純天然沉香。

在繼承《孫氏香譜》精髓的同時,孫育峰既堅守繁雜的傳統沉香香球、香丸、香餅做法,又改良為方便日常使用的線香,使聞香、熏香更加便捷。孫育峰研發制作的純手工極品“瓊脂天香”線香,在業內被譽為“每只線香都是藝術品”,具有很高的使用價值和收藏價值。
制作孫氏沉香線香,需歷經選料、勾香、清洗、磨粉、過篩、配伍、和泥、碾壓、制香、整形、風干、切割、窖藏等十幾道復雜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講究精細。

要想做成好的線香,選料這一步非常重要,優質干凈的沉香原材料是制作上等線香的關鍵;在勾香時,要去除腐木,只有清理的越干凈香的品質才越高;之后清洗晾干,用工具將沉香搗成100目的細粉,過篩后再用天然楠木粉黏合,將其揉至筋道,加工成線香;最后按標準尺寸進行裁剪,窖藏一至二年,使其韻味醇化。這時,一份香質細膩、留香持久的孫氏沉香線香才算制作完成。

“孫氏沉香線香工藝繁雜、制作辛苦、周期長,但我們堅持傳統手工制作。”孫育峰說。嚴格按照傳統手工藝制作出來的孫氏沉香線香,不添加任何香料,具花香、藥香,氣味涼且甜,質地細膩。不但有行氣止痛、抗炎鎮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之作用,更具有清心怡神、助睡眠之功效。久聞,經脈柔順,氣息調和。

談及沉香產業的發展前景,孫育峰對此表示非常有信心。
現階段,隨著國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精神文化生活,沉香文化回歸恰巧迎合了廣大消費者的心理及精神文化需求。沉香穩重大氣、低調奢華等特點,給眾多生活在快節奏壓力下的都市人提供了回歸自然、感受自然的機會。如今,沉香行業在南方已經得到了較好的發展,而在青島,做沉香的相對較少。
據了解,去年孫氏沉香文化(青島)有限公司的營業額達到了300多萬元,其手工制作的沉香線香不僅用于日常銷售,同時還向國內其他地方供貨,從而使孫氏沉香銷往全國各地。
沉香的學習制作并不簡單,需要1-2年的時間才能上手,想要學習的人很多,但堅持下來的很少。因此,沉香在青島的發展離不開手藝人的不懈堅持,也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扶持,從而使得沉香文化在青島傳播得更廣、發展得更好。
孫氏沉香文化(青島)有限公司所生產的線香每一步都堅持傳統手工制作,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從而使這幽幽一縷香,穿越了四百年!

掃碼了解更多大賽詳情
(智慧青島記者 寧曉寒 趙振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