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樓市進入新一輪發展周期,市場整體壓力較大,房地產企業洗牌加劇。今年以來,樓市筑底企穩,整體呈現穩定復蘇趨勢,在市場上表現出“量跌價漲”的特點,五一小長假,業內分析樓市或迎來成交“小高峰”。
量跌價漲 有四個原因
截至目前,樓市壓力依然較大,據銳理數據統計,1月1日-4月24日,青島新建商品住宅成交24097套,比去年同期下降36.5%。4月1日-4月24日,青島新建商品住宅成交4231套,比去年同期下降56.7%。
雖然成交量出現了下滑,但商品住宅成交價,比去年同期出現了上漲,2022年1月1日-4月24日,青島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均價為14961元/平方米,同比去年的14628元/平方米上漲2.3%。4月1日至4月24日,青島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均價為15889元/平方米,同比去年的14588元/平方米上漲8.9%。

▲4月24日,青島市城陽區萬科海潮云起營銷中心,市民在了解項目信息。
銳理數據山東區域總經理劉元婧分析認為,今年1-4月商品住宅成交下行明顯的主要原因在于四個方面,第一是客戶消費意愿降低,受外部不利因素影響,部分客戶收入的不穩定性增加,對意向購房客戶的置業信心產生了較大影響,尤其對于偏改善型的客戶,本身就并不急于出手,在面對如此不確定性的經濟環境下,客戶做出的選擇往往是保持觀望;第二是客戶安全感不足,當前仍處于上一輪調控周期的尾部階段,去年部分品牌房企頻繁“暴雷”,帶來的品牌信譽塌方效應延續至今,讓客戶在置業出手時更為猶豫;第三是政策利好兌現存在滯后性,今年包括青島在內的多個城市,對于樓市調控政策進行了不同力度的寬松,但是政策利好傳遞到市場上是需要一定時間的,當前政策松綁仍在發酵期,對市場數據的支持并不明顯;第四是客戶期待更大的優惠力度,當前市場上“特價房” “團購房”等優惠政策頻出,客戶擔心自己買在高點,揣測在特殊節點開發商會推出更大的置業優惠政策,也就因此推遲了置業計劃,綜合以上原因,導致了今年1-4月市場整體處于低位徘徊的局面。
快速釋放 市場或上揚
本報記者調查發現,“五一小長假”對房地產市場一直有提振作用,僅以2021年為例,據銳理數據統計,2021年“五一小長假”(5月1日至5月7日),青島新建商品住宅銷售729套,成交面積6.63萬平方米,成交金額為13.46億元,同比2020年“五一小長假”(5月1日至5月7日)銷售544套,成交面積4.63萬平方米,成交金額為9.03億元,分別大幅度上揚了34.0%、43.2%、49.1%。
今年的“五一小長假”樓市又將會是什么情況呢?本報樓市觀察員認為,雖然截至目前今年的整體數據同比下行明顯,但是從最具“標桿性”的青島主城區表現來看,今年前3個月數據較2021年同期數據降幅接連出現收窄,這代表著市場端的反彈動能在逐步集聚,客戶的置業信心也在逐步恢復中。
銳理數據山東區域總經理劉元婧分析認為,如果再細放到周度數據來看,4月“清明小長假”之后青島新建商品住宅的成交量已連續兩周出現環比提升,隨著市場信心的恢復,前期受壓制的成交量會實現一輪快速釋放,那么放到“五一小長假”市場上來看,或將出現一波集中成交的“小高峰”。

▲青島市城陽區祥茂河片區某項目外景。
走走看看 瞅準優惠季
本報樓市觀察員認為,在當前買方市場特征明顯的環境下,無論對于剛需還是改善的意向置業者來說,都是一個買房的好時機,隨著“政策端”和“市場端”雙雙觸底,市場整體的價格水位將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對于置業者來說,這個階段往往可以爭取到更大的優惠力度,五一假期,置業者不妨趁此機會多到售樓處走走看看,很多項目會借此機會推出“特價房” “團購房”等一系列優惠活動,同時也建議各位置業者在樓盤選擇上除了關注產品力之外,也要更關注開發商的口碑如何,盡量選擇具有良好市場口碑、資金穩健的品牌房企的開發項目進行置業,以規避潛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