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24日訊 今天下午,國網青島供電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孫鼎浩做客“民生在線”,圍繞“打造‘宜商三電’服務新模式,助力青島經濟社會發展”主題與網民進行在線交流。
電力營商環境是城市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國網青島供電公司今年將圍繞“用上電、用好電、不停電”這三個供電服務的關鍵環節,提升用戶辦電、用電體驗。
創新服務模式,助力企業解決融資交費難題
用上電,重點提升辦電效率。青島供電公司通過加快服務“數字化”轉型,提供“網上國網”App等4種線上辦電渠道,通過身份證、營業執照等9項政務信息在線共享,實現辦電“容缺受理”,線上“一次辦結”,有效減少客戶跑腿次數。同時全面壓降接電成本,為城市規劃區10千伏企業客戶配套電力外線至規劃紅線,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業低壓接入表前“零投資”,實現全市覆蓋。2021年以來,惠及小微企業4737戶,累計為客戶節約接電投資5.96億元。

用好電,重點提升用電能效。青島供電公司主動推出“供電+能效服務”新舉措,開展“四進送服務”大走訪活動,到客戶現場開展供電能效診斷、節能政策宣傳和安全隱患排查等。
不停電,重點降低客戶停電感知。青島供電公司持續加強電網建設,推進網架結構優化和老舊設備改造。2021年,累計投入40.12億元,新建14座變電站、1384千米配電線路,完成3284臺老舊設備更換,設備故障停運時間同比下降39%。2021年,青島地區的供電可靠性指標位居全省首位。
在助力企業紓困上,面對疫情反復,青島供電公司深入落實國家發改委、省發改委以及國家電網公司和省電力公司相關要求,放寬了基本電費計收方式變更周期和暫停、減容期限的限制,先后為117家企業平均每月節省用電成本約500萬元。此外,不斷創新“電力+金融”服務模式,推出一系列電力金融服務產品,將企業融資需求與金融機構有效銜接,幫助企業解決融資交費難題。截至目前,全市應用電力金融服務產品的企業超過720家,累計提供融資服務金額達4.5億元。

多方探索,破解居民小區電動車“充電難”
隨著社會全面向新能源轉型,電動汽車充電問題備受關注。針對網友關心的小區內個人充電樁的便利安裝問題,孫鼎浩介紹,為進一步方便市民辦理自用充電樁接電業務,青島供電公司已會同部分物業公司,推出了居民自用充電樁“無證明”辦電新模式,通過批量獲取小區內車位信息和安裝許可的方式,避免同一小區內電動汽車車主重復往返物業開具證明材料,有效減少市民跑腿。目前該項服務率先在市北區部分小區落地試點。未來,青島供電公司將在政府主管部門的統一指導下,結合試點效果和社會反響,根據小區意愿,配合做好服務推廣。
與電動汽車充電同樣受到關注的還有電動自行車充電問題。圍繞網友提出的老舊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問題,孫鼎浩表示國家電網公司針對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及停放難,推出了“以換代充”的新型補電模式,通過電動自行車換電來替代現有的充電方式,通過換電柜集中充電代替電池入戶充電,并且換電電池在集中充電過程中實施全程監控。目前換電業務已經開展,下一步將對接小區物業及服務管理單位,在住宅區以及周邊的公共場所,陸續開展換電車輛推廣置換和換電柜的投放工作。

多措并舉,確保夏季電網平穩運行
夏季通常是用電高峰。圍繞網友關心的今年青島電網“迎峰度夏”問題,孫鼎浩介紹,青島供電公司已經積極開展行動,全力保障青島電網平穩運行。
一方面,提升電網基礎能力,利用2022年春檢期間進行全面電網檢修,對設備進行改造升級和增加容量,大大增強了電網供電能力;另一方面,提前編制夏季高峰保供電工作方案,針對高負荷線路和設備開展保供電實戰演練,應用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輸電線路可視化監拍裝置、臺區智能融合終端等實時監測重點設備,提前發現消除薄弱環節。
同時,加強疫情防控重點客戶、交通樞紐、醫院和供水等“城市生命線”供電設施的特巡保障工作,增加24小時應急搶修值班人員力量,確保一旦發生故障也能快速恢復。(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孫欣 魏懋軒/圖 韓世琛 魏懋軒/視頻)
“民生在線”下期預告
網談單位:中國人壽青島市分公司
網談時間:5月25日(周三)下午2:30-4:00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