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瓦綠樹、碧海藍天
迎著撲面而來的海風、帶著絲絲西瓜的清甜
再加上點兒滿杯啤酒撲出的泡沫……
這是多少人心目中的滿分夏天?
叮!清醒點!
夏天該更好,它若不在場!

這是2018年4月11日在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拍攝的一只巨大蚊標本。
嘶~~~
夏天到了
總有些姐妹獨得蚊子君恩寵
“一人養活一家蚊”
“偏偏喜歡你”(pin pin hi fu nei )

最無語的是……
你永遠不知道蚊子下嘴的地方
會是在什么奇奇怪怪的位置
被咬到眼皮簡直是家常便飯了
隨隨便便就做了個歐式大雙眼皮
還有甚者,部位尷尬
此處省略一千字
畫面“和諧”,自行腦補

還有強忍不要撓
撓起來停不下
越撓越要命的腳心、腳趾
等一切與腳步相關的部位

誰被咬過誰知道!

還有如下這位……
媽媽!
我見過真實版的“大耳朵圖圖”啦!

哈哈哈,對不起我不該笑!
純純無語罷了……

其實,蚊子叮人時,也會優先挑選自己“青睞”的對象
還在以為O型血的人更招蚊子嗎?
NO NO NO!
這五類人更受蚊子歡迎
(快拿小本本記好)

①較胖的人,二氧化碳排放量大

②愛出汗的人,汗液中含有大量氨基酸、乳酸及氨類化合物
胖星人:錯錯錯,全都是肉肉的錯

③穿深色衣服的人,黑色是蚊子進攻的首選對象
懂了,淺淺(夜華式認真),以后就是你了!

④新陳代謝快的人,會生成更多的三甲胺
原來,新陳代謝快,也有苦惱……
⑤愛化妝的人,部分化妝品含有硬脂酸
怎么,蚊子,你是嫉妒我化妝后的美貌嗎?

說歸說,笑歸笑
蚊子是可以傳播疾病的
傳染性乙型腦炎,可以由庫蚊傳播
登革熱出血熱,可以經伊蚊傳染

個頭不大、黑白相間、白天咬人、叮咬兇猛……
具備這些特征的“白紋伊蚊”
也就是大家俗稱的“花蚊子”
作為外來物種,“花蚊子”最早起源于東南亞

由于“花蚊子”的生存能力極強
并且易在廢棄輪胎等容器中滋生
加之其產卵方式特殊
具有耐干旱、耐寒、滯育等多個特點

此外,外部環境,如全球變暖的趨勢
城市化水體環境增多、居民區容器積水多等
都為花蚊子創造了滋生環境

最終致使夏天里不在乎它的侵擾
自在乘涼已無可能
近些年來,在青島常見的蚊子中
伊蚊大類可謂占據“半壁江山”

為了有效驅蚊
維生素B1、驅蚊草、驅蚊軟件……
各種防蚊“偏方”紛至沓來
近期,市場上出現了一些有驅蚊捕蟲“本領”的植物
商家表示這些植物買回家不僅可以觀賞
還能做到綠色“無毒”防蚊
那么植物界里真有這么神奇的天然防蚊“高手”嗎?

專家表示:
薄荷、迷迭香、檸檬桉樹葉等具有較濃郁氣味的植物
可以對昆蟲起到一定驅避作用
但在正常情況下
像驅蚊草等驅蚊植物擴散到空氣中的香味
遠不足以對蚊蟲起到驅散作用
日常防蟲還是需要依靠人為物理防護來完成

那么問題來了,如何科學防蚊?
被蚊子叮咬后該怎么辦?
這份小秘籍請收好
夏日漫漫,有備無患!





當然,實在不行
咱也可以練習下徒手捉蚊的技巧

再不濟,想當年,在俺們村兒
找一方空地,拽一把“蚊子草”點燃,驅蚊最有效!
(內心默念,再咬我,再咬我,熏死你們!)
咱總不能讓蚊子咬了去!
(滿滿的回憶感!)
綜合自科普中國、北京青年報、央視財經、@央視新聞、新浪微博網友評論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責任編輯:王鳳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