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穩天下安,農業興基礎牢,農民富國家強。
對威海而言,在鄉村振興戰略正在扎實推進的當下,如何立足自身實際,乘勢而上,將鄉村振興圖景向更加縱深鋪展?威海市委、市政府舉行的12項重點攻堅突破任務推進情況評議會上給出了回答:要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深化樣板片區建設,優化鄉村社會治理,有序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加快補足農村環境設施短板弱項,完善社會化服務,走好鄉村振興樣板化、規模化、內涵式的發展道路。

具體“打法”已確定,鄉村振興牽頭及配合部門金點子頻現,策劃活動緊鑼密鼓,有力舉措密集出臺,在鄉村振興樣板化、規模化、內涵式的發展道路上堅定邁步向前。
強特色 樣板片區“火”起來
威海市有2715個村莊,情況千差萬別、復雜多樣,推進鄉村振興不可能千篇一律、齊頭并進。如何讓鄉村發展突出區域特色,避免同質化競爭?成了評議會上評議代表關心的問題。
這個國慶、中秋假期,李璐帶領的威海市鄉村規劃師鄉道團隊沒有閑著,在忙著尋找答案,他們負責的漁家風情樣板片區規劃運營方案已經開始了第四稿修改,著力將“漁味”做到極致。

為進一步突出特色,深化樣板片區建設的探索一直在路上。威海市集中建設的80個樣板片區,每一個都屬“量身定制”,“撬開”了鄉村振興的突破口。依山傍海的榮成寧津街道以“十里古鄉”為規劃主題,把一座座百年漁村和現代海洋牧場串聯成線;地處丘陵的臨港區14個蘋果專業村跨鎮聯手,建設三產融合的“麓源果鄉”;風景如畫的里口山設計成連片打造的休閑旅游樣板區……

未來可期,但也壓力在肩。最近,威海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張輝在忙活一件大事:引進西安袁家村、浙江魯家村等典型鄉村運營團隊,借鑒他們的發展模式,讓威海的樣板片區“火”起來。他認為,閉門造車肯定不行,通過“拿來主義”,加強與專業運營機構的對接合作,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樣板片區建設指定越來越好。
質量高,振興鄉村才能步履鏗鏘。威海將總結80個鄉村振興樣板片區建設的經驗模式,采取升級、擴容、新建等方式,再培育一批市級樣板片區,拓展增設一批區市、鎮級樣板片區,爭取幾年內實現片區全覆蓋。

深化樣板片區建設,產業興旺是重點。對此,威海圍繞蘋果、西洋參、花生、無花果等12大特色產業,做好產業鏈文章,開辟出了建鏈強鏈補鏈“主戰場”。年底前,12大產業將全部建立產業協會,確立產業地方標準達到40個以上,發展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個以上。
為講好威海蘋果品牌故事,一系列活動正在緊張策劃推進中:11月中旬,“威海農產下江南”系列活動將帶著蘋果“走”進廣州、深圳等一二線城市,打開更寬的銷售渠道;下個月舉辦中國蘋果品牌大會和威海農產品展,邀請眾多國內專家、采購商、經營主體到場,進一步擴大威海蘋果的品牌影響力。
覓“高招” 讓“信用”更“管用”
榮成市人和鎮大莊村張忠憲家里,一本“誠信明星”的榮譽證書擺放在顯眼的位置,“這輩子沒得過啥證書,得了這個獎,全家人臉上有光啊!”
據悉,榮成將信用機制嵌入基層治理的全過程,24個城市社區、20萬城市居民每位居民都有“信用身份證”、每個組織都有“信用賬戶”,推出“信用貸”“信用騎”“信用醫”等63項個人守信激勵措施,讓守信者得甜頭。

這本“信用身份證”,便是威海鄉村社會治理中關于“信治”的探索。它的背后,既有嚴密的制度運行邏輯,又加入智慧化治理技術,還透露出濃濃的人情味,將鄉土社會文明建設與現代化管理方式有效融合起來,轉化為具有約束力的行為規范。
如何打通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威海市農業農村局農村社會事業科工作人員著實動了腦筋,也覓到了“高招”。接下來,他們工作的一項“重頭戲”,就是推進“信用進農村”,通過吃透相關法律條文,在農村信用積分制獎扣分內容中,明確加減分項目設置依據。

為了讓“信用”更“管用”,需要將信用積分融合進鄉村治理的各項工作中。最近,威海通過廣播、入戶發放宣傳單等方式,加快推進農村海貝分APP下載率。下載率上升后,就可以推進農村信用積分與海貝分相融合,創出一條海貝分與信用分轉換的“通道”。
優化鄉村社會治理方面,威海市一步步解題,有了更大作為。張輝透露,11月份,威海與中國人民大學聯合成立的鄉村治理研究院即將落地。伴隨研究院的到來,聯合開展重點課題調研、設立教學實踐基地、加強人才培養合作等工作也將隨之展開,威海在優化鄉村社會治理方面將打開一方新天地。
“硬”舉措 鄉村長成俊模樣
整理照片、查看記錄、歸納匯總……9月25日晚上9點多,威海市農業農村局農村社會事業科科長呂曉光還在辦公室忙碌著。此時,距離評議會結束不到一周時間,呂曉光的工作節奏更快了。她要把每一張反映臟亂差的照片,一一對應上相關文字記錄,整理成問題整改臺賬,以郵件的形式反饋給相關區市,督促盡快完成整改。

鄉村振興的質量,要靠美麗鄉村鋪就底色。對此,威海“一把掃帚掃到底”,開展以“三清一改”為重點的村莊清潔行動。呂曉光介紹,今年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目標任務必須不折不扣地圓滿完成。到今年年底,村莊清潔行動將是一項重點工作,“我們還定了一個硬目標:年底前,省級清潔村莊覆蓋率達到20%以上,市級清潔村莊實現全覆蓋,屆時我市清潔村莊覆蓋率將在全省領先。”
“硬”目標自然需要“硬”舉措。市農業農村局不僅自己“發力”,還向其他部門“借力”,通過聯合各相關部門開展常態化督查工作,以檢查、調度、通報等措施,對各區市環境整治工作實行“周曝光、月通報”,亮丑揭短,倒逼整改落實。

鄉村振興,從路開始。在農村道路硬化“戶戶通”工程穩步推進的基礎上,為了根治鄉村“拉鏈路”,威海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辦公室也制定了更嚴格的規定,充分考慮村莊經濟水平、村容村貌現狀、地理條件和農民意愿,多部門聯動,一體化推進,不搞脫離農村實際、違背農民意愿的形象工程,避免農村道路反復開挖、重復建設問題。
著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薄弱環節、重點任務和關鍵節點,對飲用水工程改造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改廁等工程,繼續有序有力扎實推進,讓越來越多的村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環境好了,不少農村開始上演由“美麗環境”到“美麗經濟”轉變的“大戲”。國慶、中秋假期剛剛結束,威海臨港區蔄山鎮東許家村的“旅游賬”就出來了,村里的民宿全部爆滿、“一房難求”。
游客咋這么多?近年來,東許家村在完成了修路、綠化、硬化、改廁等改造工程后,優美的鄉村環境完美契合著人們對美好鄉村的想象,自然引來了大批游客。(Hi威海客戶端記者 楊彩明/文 楊妍 王茂忠/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