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5日訊 “太快了,沒想到這么多項審批業務一次就能辦完。”近日,中國移動(山東青島)數據中心二期項目經辦人唐飛對青島高新區審批服務豎起了大拇指。

唐飛此次辦理的業務涉及城市綠地樹木審批、雨水污水設施及專用排水設施接入城市排水管網方案備案、供水報裝服務等多個市政公用審批服務事項,在了解到企業需求后,青島高新區以“十二事合一”的方式,僅用1天便幫助企業順利完成審批,這也是青島高新區啟用“十二事合一”審批模式辦理的第一個項目。
一直以來,建設項目審批一直是建設方最頭疼的問題,不僅涉及較多市政審批事項,而且涉及多個審批部門,在取得項目施工許可證后還需要辦理市政公用審批服務的十多種事項,費時又費力。對此,青島高新區行政審批服務部開展對企服務難點、堵點專項行動,主動打破原有審批方式,在本部門“一事全辦”審批事項基礎上,打破行業壁壘,聯系其他專營單位,牽頭全面梳理審批事項,將分散在行政審批部門的市政設施建設類審批、工程建設涉及城市綠地樹木審批、雨水污水設施及專用排水設施接入城市排水管網方案備案、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因工程建設需要拆除改動遷移供水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審核、路燈遷移以及專營單位的供水、供電、供熱、供氣、有線電視等12個事項整合,啟動“十二事合一”審批服務模式,并在原審批系統上進行升級。升級后的審批系統,將原9個部門12個審批事項49套表單,減至8套表單,壓縮材料85%,審批提速90%,真正做到減環節、簡流程、優服務、提效率,切實解決企業“多頭跑、折返跑”等問題。
此外,針對市政公用審批服務,青島高新區建立了“提前布局、聯合勘查”的工作模式。項目方在審批系統上提交申請后,各部門及各專營單位實行聯合上門對接、共同踏勘現場,一次到位,為園區建設項目帶來更多便利。
今年以來,青島高新區聚焦作風能力提升,不斷深化審批服務改革,全力打造“審批流程更簡、審批效率更高、服務質量更優、企業群眾更滿意”的政務服務環境。園區數字化政務服務系統全面升級,先后推出施工許可“零材料”、企業智能登記“掌上辦”、遠程視頻勘驗等審批服務新模式,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園區審批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大廳增設了“辦不成事”反映窗口、開設了“流動窗口”,將“等客服務”轉為入企進園上門宣傳、上門服務、上門審批,在園區營造出審批服務新風尚。園區審批效率進一步優化,“拿地即開工”“建成即使用”“承諾即開工”等審批服務得項目建設方的高度認可。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推進市政公用服務‘十二事合一’相關工作,進一步完善審批管理平臺審批流程,統籌協調各部門形成合力,讓企業在辦事服務中獲得幸福感。同時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讓建設單位想用、愛用‘十二事合一’服務模式。”高新區行政審批服務部副部長李波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 偉 通訊員 劉文研)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