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在線問政現場。
10月15日下午,青島市財政局市場配置促進處處長劉丹做客網絡在線問政,就“財政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與廣大市民交流。她提到,財政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涉及企業經營和發展的各個方面,從企業創立之初,到逐步發展壯大,都有相關的政策給予支持,如減稅降費、幫助小微企業融資、支持技術改造、鼓勵技術創新、支持市場開拓、協助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等方面均有政策支持,采用的方式也靈活多樣,包括獎補、貼息、產業投資基金等。同時,相關政策通過青島政務網、各部門門戶網站、政策通平臺等進行公開發布,幫助企業更好更快更全地了解掌握。
鼓勵企業技術改造 最高2000萬元獎補
網談中,劉丹提到,市財政大力支持和鼓勵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會同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等部門研究出臺了相關政策措施。一是實施技術改造綜合獎補政策,對實施技術改造并達到一定標準的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根據企業設備投入和新增財政貢獻的一定比例給予獎勵。設備投資獎補比例不超過16%,獎補金額不超過600萬元。對重大技術改造項目,給予每個項目企業最高2000萬元獎補。二是對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小微企業技術改造按照設備投資比例的20%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此外,對經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的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培育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獎勵;新認定的中小企業“隱形冠軍”也會給予相應獎勵。
市財政大力支持智能制造,對經省級認定的智能制造標桿企業,給予最高200萬元獎補。對經工業和信息化部、山東省、青島市認定的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50萬元獎勵。對購買使用工業機器人產品的企業,按設備購置款的一定比例給予最高200萬元補助;對在危險程度高的化工、民爆等行業推廣應用安防、排爆、巡檢、救援等特種機器人的,單個企業最高補助500萬元。
支持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 最高500萬元補助
對納入市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商名錄、年度服務本地企業50家以上且該部分服務收入不低于1000萬元的企業,市財政按照該部分服務收入的20%給予獎補,單個平臺服務商年度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企業可關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有關項目申報通知,積極申請政策支持。
對新認定的互聯網工業平臺、智能工廠或互聯工廠、數字化車間或自動化生產線,分別給予3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獎勵。企業可關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有關申報通知,積極申報項目,享受扶持政策。
鼓勵企業用好轉貸引導基金 資金使用上限提高至3000萬元
網談中,劉丹談到,2015年我市實施了小微企業轉貸引導基金試點工作,為小微企業提供低成本過橋服務。2019年,市財政局會同市民營經濟局等部門對政策進行了優化,將支持企業范圍擴展到中型企業,并將資金使用上限提高至3000萬元,資金使用費率降至不超過0.05%,幫助企業解決短期資金周轉問題。近期,市財政局會同市民營經濟局等部門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擬降低轉貸合作機構配資比例,提高合作機構的積極性,更好的為中小企業服務。
市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為轉貸引導資金的管理機構,企業有過橋需求可與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聯系。
鼓勵企業上市掛牌 最高300萬元補助
市財政出臺了多項政策支持企業通過多層式資本市場融資。對在國內主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上市的本市企業,其發生的券商、律師、會計師、資產評估、項目咨詢等中介機構服務費用給予最高300萬元補助。市級重點擬掛牌企業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成功掛牌后,給予一次性不超過120萬元的補助。(青報全媒體記者 劉倩倩)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