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3日訊 為了推進“無廢城市”建設,11月23日,城運控股城陽巴士在高新區(qū)新韻路公交場站打造首座“無廢場站”。通過研究制定方案,公交車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保養(yǎng)頻率、修舊利廢、廚余垃圾變酵素、利廢為寶等方式,使固體廢物從源頭減少,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落地,為島城“無廢城市”建設助力。

上午,在高新區(qū)新韻路公交場站機務人員張廣健正在給773路公交車的發(fā)動機、剎車、燈光、電瓶、輪胎等部位細致檢修保養(yǎng)。這是他在原有檢修的基礎上又增加的保養(yǎng)頻率。“車輛勤檢修勤保養(yǎng)能有效減少中途壞車率,更重要的是延長使用壽命,盡量做到車輛‘零損耗’。”張廣健說,城陽巴士始終秉承能修則修、能用則用的原則,將更換下來的零部件再找出可用件分類登記入庫等待使用。還鼓勵大家開動腦筋修舊利廢,從源頭降低固體廢物。

值得一提的是,在職工餐廳,廚房人員將糖和蔬菜根莖、瓜、果、皮、殼等廚房垃圾按照一定比例兌上水裝在密閉的容器里,經過一段時間的厭氧發(fā)酵后,制作成酵素。用于洗碗筷、刷廚房、擦地等。制作酵素所剩下的殘渣曬干后便是有機肥料,用于盆栽、菜地施肥,廚余垃圾循環(huán)再利用,實現了廢物從源頭減量。
城陽巴士相關負責人表示,以綠色發(fā)展為引領,再生利用為核心,從工作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生活的每一個細處“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秉持長效機制走“無廢之路”,成為“無廢城市”建設的實踐者、助力者和最終受益者。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棟 通訊員 徐英)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