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造源于奇思,伏于文化血脈。一筆一韻中,是文化的流淌;一輕一重間,是技藝的傳承。青島手造,于歷史中傳承,于歲月中沉淀。
曾經,剪紙、陶瓷、木偶戲、貝雕等傳統手工藝與生活緊密相連,在歲月中不斷傳承。在工業文明的發展下,手工藝品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隨之而來的是眾多機械造物。但是手工藝特有的溫度與靈性并未消散,新一代的手藝人在傳統技法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使得實用性的作品向兼具文化內涵和美學意味的生活藝術品轉變,以一種新的形式重新融入大眾的生活空間。


青島手造繼往開來,在汲取青島禮俗文化、萬國建筑、海洋元素等豐富文化資源的同時,融合現代時尚元素,呈現獨特的魅力。
在青島首屆手造節·青島手造創新設計大賽中,作品不乏各種青島元素的體現。貝雕看盤《青島風光》以島城著名標志性景點“回瀾閣”為中心,環繞匯泉灣畔沿海一線展現青島山海相連、景觀棋布、樹木蔥郁、碧波帆影的綺麗風光;剪紙作品《青島四大特色》采用傳統的剪紙方法和技巧,展現青島市比較有代表性的四大市井民俗生活:哈啤酒、吃蛤蜊、洗海澡,增加了新的時尚元素,表達了現代青島人美好和諧的幸福生活。


青島市首屆手造節·第四屆青島市少年手造設計大賽中,孩子們的參賽作品以傳統內涵、海洋特色、青島元素、創意環保等要點為內容,表現形式豐富生動。這些具有中國特色且現代時尚、童稚可愛的藝術表現手法展示出了孩子們眼中的島城之美。

民間技藝勾勒出青島的人文風貌,在喚醒當代人對傳統文化認知的同時,更是通過創新的方式,讓傳統工藝重返人們當下的日常交流。人們可以觸碰作品質樸下的可愛、端莊下的靈動,去感受文化土壤中相連的溫度。

傳承歷史文脈、留住城市記憶,并非只在高閣亭臺,而是融入在尋常百姓生活中。藝術重獲新生,不再隨波逐流,不追求浮夸矯飾,不被外界所左右,才是其難能可貴之處。(智慧青島記者 王夢園)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