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8日訊 近日,由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指導,青島高新區管委支持,海克斯康集團主辦的智能制造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在青島舉辦。會議匯聚制造業專家學者、行業領軍實踐者,洞察制造前沿趨勢,搭建生態合作平臺,賦能行業高質量發展。
本次大會以《“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山東省“十四五”制造強省建設規劃》為指導,堅持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加快推動智能制造場景、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建設,開展多場景、全鏈條、多層次應用示范,助力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表現。論壇以“精微賦能 · 智造未來”為主題,由一個主論壇與六大行業分論壇組成,從行業趨勢、理論觀點、方法路徑、技術方案等維度解決行業方向,為制造企業支招布局。
高質量發展觀是全面的、在數字空間思考的
作為大會主辦方,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大中華集團郝健在論壇上指出,海克斯康基于在質量與數字化領域豐富的實踐經驗,提出數字化轉型時代的高質量發展觀——將質量融化在制造全過程,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實現質量管理方法論、基礎技術、設計方法、檢測控制以及生產方式的大變革,從CAD原型設計、CAE設計仿真開始到制造工藝流程、質量管理等全流程,以數據資產為準則,實現不同工序流程的對話、協同,將質量真正的融化在制造全過程中,把質量的靜態結合變成在每時每刻都能載質量控制的改進過程。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也談到“需要在數字空間思考和實現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積極肯定了海克斯康數字信息技術解決方案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全面賦能角色。同時,李培根結合全球前沿技術與企業案例分享,新時代的高質量發展觀不應僅僅是產品質量、制造工藝過程質量的,它應該涵蓋更廣義的企業高質量,包含用戶體驗、綠色低碳、共生生態等維度的內容,這與企業數字化轉型、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是高度一致的。
工業互聯網平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新載體
立足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近年來,青島市堅持把工業互聯網作為串聯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脈絡,通過深化“工賦青島”模式,創新實施“四新領航”專項行動,率先探索打造以平臺賦能百業改造、以數據驅動千企升級、以場景支撐應用落地的新型工業化“青島樣板”。
作為扎根青島的世界500強企業,海克斯康具備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先天優勢。憑借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專業技術組合,海克斯康工業互聯網平臺涵蓋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工業軟件系統以及廣泛分布的傳感器技術為基礎,憑借豐富的行業應用經驗,提供面向產業供應鏈、行業線乃至產業集群的互聯互通與應用,解決行業客戶痛點,激活社會剩余產能、協同多領域戰略生態伙伴,解決中國中小企業發展共性需求,降低企業數字化成本,拉低企業進入門檻,加速助推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轉型的下半場,主角輪到中小企業
近年來,青島市不斷推動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專精特新”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等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強化“鏈主”企業的龍頭作用,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解決工業產業鏈部分“斷點”與“堵點”問題,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對于廣大中小型企業,政府通過數字化賦能中心幫助企業把脈問診,梳理企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向企業宣貫培訓有關政策,幫助企業制訂“智改數轉”頂層規劃方案和“一企一策”個性化解決方案。

海克斯康賦能中心也是位列于青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的第一批10家重點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名單中。賦能中心依托于海克斯康全球龐大的硬件與軟件研發資源網絡、豐富的行業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以及廣泛分布的屬地方案中心與服務網絡,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青島市重點發展的產業如軌道交通、汽車制造、電子工業、航空航天等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包括數字化診斷分析、企業個性化解決方案、數字化轉型實施與輔導、技能培訓與認證等服務。(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偉 通訊員 李心怡)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