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國際機場建設進展的每一步,都牽動著市民的心。新機場首個航司基地項目完成竣工驗收,將于下月底交付使用。上周末,晚報記者受邀獨家探訪東航新機場山東分公司基地,這里寬敞明亮,頗多細節閃耀著科技的光芒,僅維修區大門就高達20米,大廳內可同時停放3架飛機。據介紹,新基地項目將助力膠東國際機場打造區域性樞紐門戶機場。
各駐場基地建設它最快
25日,記者從市區驅車沿膠州灣大橋膠州連接線,歷時一小時左右,來到膠東國際機場東航青島基地。在這里,東航的各類標志已全部掛裝到位,大樓內只有幾名保潔人員在做著最后的清掃工作。
“基地目前已經完成竣工驗收,正在做最后的收尾清潔工作,預計8月31日前將交付接管。”膠東國際機場東航青島基地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張津員告訴記者,根據國家發改委批復,東航青島基地建設項目總用地面積約600畝,分為機務維修區、貨運區、輔助生產區、航空食品區四大功能區,建設規模33.35萬平方米,建設投資總額31.6億元。自2018年4月全面開工建設以來,各參建單位創造了民航建筑史上的新業績。 2018年12月,機務維修區、貨運區、輔助生產區主體結構全部封頂,并順利完成竣工驗收,實現了青島新機場各駐場基地建設中“速度最快、成效最顯、特色最亮”。“下月底交付接管,我們也為膠東國際機場轉場運行做好充分準備。”張津員說。
解鎖飛機運行“最強大腦”
在張津員的帶領下,記者先后實地探訪了輔助生產區、機務維修區和貨運區三大功能區域。輔助生產區里有飛行人員和乘務人員的聯合派遣大廳、航前準備、空勤人員的住宿等區域,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指揮大廳,也是飛機運行的“大腦”。張津員介紹說,指揮大廳承擔著東航所有在膠東國際機場運行飛機的指揮控制功能,類似飛行、客艙、保衛、地面服務、地面運行,都是在這里統一指揮。大廳內,有一個面積達40多平方米的大屏,今后飛機運行、航班信息都會在大屏顯示,給飛行安全提供地面支持,保證運行的順暢。在航前準備室內,有不少鏡子,這里是乘務人員飛行前的化妝間。“各類功能區的分布都非常齊全,將為市民出行提供更加安全溫馨的服務。”張津員介紹,下一步設備入場后,除了大屏外,每名大廳工作人員面前也將有多塊顯示屏,以便實時掌控飛機信息。
“4S店”能同時停放3架飛機
機務維修區相當于飛機的“4S店”,與常規的飛機航前、航后檢查不同,這里將主要開展飛機的深度檢查和維修工作。隨著按鈕啟動,機務維修區的大門緩緩打開。“大門高20米,寬近百米,方便飛機入庫檢修。”據介紹,膠東國際機場東航青島基地機務維修區縱深85米,橫跨100米,總面積8500平方米,可同時停放3架空客A320或A321系列飛機,同時具備停放1架A330寬體客機并進行航線維修工作的能力,可承擔東航山東分公司運營的各型飛機的C檢和航線維修等任務。維修區建設過程中,采用了不少新技術、新材料,從而滿足“高大上”的服務要求。“頂上的乳白色機器,我們稱為旋流風機,以滿足高大空間的采暖需求。”張津員告訴記者,高大空間采暖一直是業界的難題,根據物理學原理,熱空氣往上走,經過多方案比較后,選用的新技術可以把熱氣流降到底部,提高飛機維修人員的舒適性。
據了解,暑期期間東航在青島新增通遼、西寧等直飛航線,環比每周增加始發航班35班次。膠東國際機場轉場后,東航山東分公司將堅持“以青島為龍頭,以濟南、煙臺基地為兩翼,面向日韓、聯接國內,輻射東北亞”的通程航班國際化市場定位,進一步加大運力投入,優化完善航線網絡,提高航空安全服務品質,全面打造青島市場區域門戶樞紐的新格局,為居民出行提供安全、舒適的服務。
流亭機場停車費有調整
為加大價格惠民力度,市發改委在吸納借鑒國內同類城市機場停車收費經驗做法的基礎上,對青島國際機場停車場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政策進行了調整完善,將現行過夜車輛的按日計費相應調整為計時收費和日最高收費標準相結合,進一步增強機場停車收費政策的精細化、人性化。
此次修訂完善,主要針對在青島國際機場停車場連續停放二日及以上的機動車,除保留現行日最高收費標準外,增加了以半小時為計費單位的計時收費標準,停放時間未達到每日收費上限的車輛,可按照具體的停放時長實現差別化收費。以小型車為例,同一車輛在青島國際機場近端停車場(P1、P2)連續停放超過一日的,第二日停車服務收費標準按2元/半小時執行,日最高收費標準為60元。連續停放第三日,停車服務收費標準按3元/半小時執行,日最高收費標準為90元。從第四日起單日收費標準均按第三日單日收費標準執行。同一車輛在青島國際機場遠端停車場(P3)連續停放超過一日的,第二日停車服務收費標準按2元/半小時執行,日最高收費標準為20元。從第三日起單日收費標準均按第二日單日收費標準執行。修訂后的機場停車收費政策自8月1日起執行。 (記者 徐美中)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