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書寫,總是妙筆生花。技藝的價值,依靠雙手來創造。“手造”,正是人類漫長歷史中不斷塑造生活的標志。人們的生存依靠手造來支撐,人們的浪漫需要手造來表達。“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手造深深鑲嵌在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5月22日下午,青島首屆手造節·青島手造創新設計大賽決賽在大鮑島文化休閑街區易州路廣場拉開帷幕。“老里院新手造 一場傳與承的雙向奔赴”,手造技藝,并不是陳舊腐朽的標本,而是生機澎湃的生命,它們并不只隱于史冊一隅,而是不斷在書寫新的歷史。與此相襯,濃縮了青島幾代人生活記憶的百年里院,廣興里經過活化煥新,以全新的面貌昂然回歸,決賽選址于此,以老城區文深厚文化滋養手造,以手造創新反哺老城區,老里院與新手造在此碰撞,共同描繪出一幅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生動畫卷。

去蕪存菁,守正創新,是傳統手造的存續之法,比賽作為一種形式,在于為不同的手造工藝提供一個可以交流切磋、展示自身的平臺,讓老手造、老工藝不再僅限一隅而面向更廣闊的世界。
“青島首屆手造節·青島手造創新設計大賽”決賽的成功舉行為“青島首屆手造節”的全面啟動拉開了序幕。
6月9日,以“新動能、新手造、新創意”為主題,以打造“山東手造、青島有禮”文化品牌為標志的2022年青島市首屆手造節啟動。當天的開幕式上,膠州秧歌、萊西木偶戲、城陽剪紙、嶗山道教武術和城陽古琴等非遺節目進行了精彩表演,讓現場的嘉賓和觀眾,領略到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青島手造、青島非遺藝術之美。

開幕式現場特別設置了總長近700米的手造藝術展區,將散落在歷史長河中的手造串聯成線,展現出珍貴而燦爛的民間生活圖景。

在漫長的歲月中,青島積累下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新石器時期的蛋殼黑陶,秦漢時的瑯琊瓷、萊西木偶,宋代的鋦藝,明清的剪紙……古老而燦爛的手造,串起了中華文明的一支脈絡。
目前,青島共有16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74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207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青島手造”文化品牌的發展奠定了深厚基礎。


“青島首屆手造節·青島手造創新設計大賽”“‘大器玩成’第四屆青島市少年手造設計大賽”“‘青島手造’非遺集市”.......青島首屆手造節開幕以來,許許多多的手造活動最大限度地涵蓋各行業、各年齡段的參與者,讓人們走近手造、了解手造、參與手造,打造 “青島手造”品牌,深入推進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變一時之功為長久之效。(智慧青島記者 王恬恬)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