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上、線下各類消費中,您有啥問題、不滿和“金點子”?
“諸葛匯”邀您說說消費煩心事兒
青島日報2020年10月21日6版
小到蔬菜瓜果、一粥一飯,大到房屋汽車、旅行健身,各類商品和服務采購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板塊。特別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富裕,各類消費行為日益豐富,電子商務普及又把居民消費從實體店擴展到距離更遠、空前高效的互聯網上。在消費內容、形式不斷更迭、提升的同時,居民對所購商品、服務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此間遇到的“煩心事兒”成了居民不得不說的生活“痛點”。
“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民聲傾聽主題活動開展以來,消費問題一直是青島日報全媒體留言平臺上市民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本報“三我”特刊已先后7次推出消費留言主題板塊,集中刊發市民吐槽的預付消費退費難、網購商品質量差、農貿市場秩序亂及食品衛生、購車糾紛等問題,并跟蹤相關部門、區市整改情況,促進了一批問題解決。但記者近期在市民留言和來信、來電中發現,消費問題依然是市民吐槽的熱點,不合格商品、不合規服務、收費或退費不合理等困擾著不少市民。
為此,本報今起推出“諸葛匯·消費策”活動,邀請廣大讀者、網友前往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客戶端(掃描上方二維碼)“直通12345”欄目留言,或發送郵件到郵箱qdrbyljdb@163.com,就消費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出意見、建議(留言請在標題前注明“諸葛匯·消費策”,編輯將擇選摘登并提報給相關部門)。
消費問題·回頭看
這是一份本報刊登消費問題留言及相關部門、區市整改反饋情況的統計:
3月25日,本報8版推出《預付消費,想說愛你不容易》板塊,刊發市民反映預付卡消費退費難問題的留言8條。4月1日,本報10版刊出市南區、西海岸新區和平度市對于其中3條留言反映問題的整改反饋。
4月8日,本報6版推出《購車糾紛,監管可否更嚴格》板塊,刊發市民反映購車過程中遇到費用問題的留言8條。 4月15日,本報8版刊出市南區、西海岸新區對于其中2條留言反映問題的整改情況反饋。
4月15日,本報7版推出《網購商品,質量可有保障》板塊,刊發市民反映網購商品質量、店家服務問題的留言8條。4月22日,本報8版刊登市北區市場監管部門、即墨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于其中4條留言反映問題的調查整改反饋。
5月20日,本報15版推出《管管農貿市場糟心事》板塊,刊發市民反映農貿市場商品銷售、衛生、噪音等問題的留言10條。5月27日,本報9版刊出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平度市對于其中7條留言反映問題的調查整改反饋。
6月10日,本報7版推出《食品衛生讓人憂》板塊,刊發市民反映飯店、超市、夜市及外賣食品衛生問題的留言8條。6月17日,本報8版刊出市南區市場監管局、李滄區市場監管局、黃島區市場監管局、即墨區委宣傳部對于全部8條留言反映問題的調查整改反饋。
7月22日,本報7版推出《市場秩序有點亂》板塊,刊發市民反映農貿市場經營管理秩序問題的留言9條。7月29日,本報16版刊出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城陽區、西海岸新區、萊西市對于全部9條留言反映問題的調查整改反饋。
9月2日,本報8版推出《旅行遇糾紛,游客氣憤》板塊,刊發市民反映旅行社收費及服務問題的留言9條。9月23日,本報10版通過掃描二維碼刊出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對于其中8條留言反映問題的調查整改反饋。
消費問題·編輯說
消費問題關系國計民生。小視角看,消費乃居民日常;大處著眼,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遵循市場規律、民生需求規范、引導消費,營造放心消費環境,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著力點之一。
為此,既要落實經營者主體責任,提高其誠信守法經營意識,促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又要加強部門協作,建立健全跨部門、跨區域執法聯動機制,形成消費維權合力;還要發揮社會監督作用,營造人人參與的社會氛圍,從而構建起政府主導、企業主體、行業自律、部門協作、社會監督為一體的消費維權共治格局,更好地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市民大聲說出消費中遇到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即是社會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正視這些問題,并從短期整改效果和長效治理機制兩個方向發力,促進消費環境持續改善,當是相關部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