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13日訊 觀海新聞記者從萊西市獲悉,今年以來,萊西市河頭店鎮持續深化拓展“萊西經驗”,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主心骨”作用,從聚焦黨組織建設、產業發展賦能、“三治”融合發展、社會組織參與等方面入手,積極探索黨建統領鄉村治理新模式,逐漸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基層治理促鄉村振興之路。

聚焦基層黨組織建設,一張網格插到底
充分發揮鎮黨委總攬全局及下轄各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以“一張網格插到底”為著力點,打造上下貫通、反應迅速、運行流暢的網格體系。由鎮領導班子成員各自包聯轄下9個新村,優選機關干部包聯70個自然村,切實扛起黨委政府抓鄉村治理的責任。在全鎮70個自然村劃分微網格203個,將“新村黨委—網格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村黨組織體系有機嵌入到村級治理體系中,做到全鎮無空白區域、不交叉重疊,確保每個網格都有黨組織,每名黨員都在網格中。同時,河頭店鎮堅持干事創業為導向,網格員從原村兩委成員、網格支部成員、計生主任、經管員、公益崗人員以及服務能力較強的黨員、群眾中擇優錄取,同步將村莊后備干部、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三股“后浪”注入網格之中,改善農村干題,網格員隊伍年齡優化至45歲,高中以上學歷占比超70%。組建鄉部隊伍相對老化、整體素質不高的問賢調解團,選聘27名德高望重、群眾基礎好的鄉賢調解員進入調解員隊伍,把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鄉村治理的強大效能。定期召開新村黨員議事代表會議,鼓勵黨員群眾把小情大事擺出來“議一議”,讓黨員群眾真正參與到村級事務管理中來,使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的堅強戰斗堡壘,有力提升了鄉村治理凝聚力。

河頭店鎮陳家村網格化服務黨群連心圖。
聚焦產業發展賦能,提升鄉村治理效能
提升鄉村治理效能,離不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針對河頭店鎮產業基礎薄弱,持續增收乏力的問題,河頭店鎮黨委積極搭建村企合伙共贏平臺,充分發揮好“紅色合伙人”作用,在智慧農業發展、鄉村治理、和美鄉村建設等方面給予幫助和支持,合力助推河頭店鎮鄉村振興事業的發展。做好村級資產“三資”融合工作,探索摸清家底“四步走”工作法,全面加強集體資產監管清理各自然村陳年欠賬,推行抱團發展的“強村帶弱村”共同富裕模式,深化“三產”融合發展等多種方式夯實新村產業發展基礎。成立鎮級共富公司平臺,充分挖掘現有農產品品牌優勢,整合鎮域內松旺莊蔬菜、姜格莊草莓、燃脂C果等主導農產品,加強與京東、藍城、阿里集團合作,拓展農產品供應鏈,通過“快遞+電商+特色農產品”產業模式助推“水潤果鄉”特色農產品銷往全國,打開市場、打響品牌。依托現代農業創業園項目,加快推進花卉產業服務區、國際花卉創新中心等配套服務項目建設,吸引全國有實力、有資質的花卉行業公司進駐。打造農業數字化、智慧化示范區,整合資金分三期建設智慧溫室大棚 400 個。由鎮級共富公司牽頭、村級共富公司實施,引導農民把不愿種、種不好的土地流轉出來,進行整合收儲利用,有效防止了土地撂荒,保證糧食安全,目前公司已流轉土地1.5萬余畝,全部用于自營或第三方合作的農業項目。

河頭店鎮京東智慧農場項目。
聚焦“三治”融合發展,鞏固鄉村治理“軟實力”
河頭店鎮始終堅持法治、德治、智治“三治”融合,構建基層善治體系,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足。以自治為核心,實現鄉村治理有力。依托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等載體,針對村級重大問題廣泛開展協商,制定村規民約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并通過各網格黨支部、自然村微信群等進行廣泛宣傳,夯實村民自治基礎。以法治為保障,實現鄉村治理有序。各新村定期與鎮司法部門聯合,2022年共進行普法宣傳20次,發放宣傳單頁7000余份。完善“一村一法律顧問”制度,為每個網格黨支部配別1名“法治帶頭人”和3名“法律明白人”,推動鄉村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會氛圍。以德治為引領,實現鄉村治理有魂。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不斷豐富鄉村文化生活,廣泛開展道德建設實踐活動,積極開展慰問幫助孤寡老人、美麗庭院建設、“好婆婆”“好媳婦”評選等活動,引導正確的社會觀和價值觀。對于積極響應村規民約的村民,給予積分獎勵,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主題在鄉村文明創建與評議的小活動中落地生根。

網格員開展入戶走訪。
聚焦社會組織參與,搭建鄉村治理新平臺
河頭店鎮高度重視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工作,通過“政府搭臺、社會組織唱戲”等形式,不斷探索社會組織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有效路徑,打響河頭店“服務”名片——小雨滴社會服務工作中心。通過開展“煙頭換雞蛋”等公益活動,美化家園助力文明城市創建;將公益與扶貧工作相結合,通過“希望小屋”項目,為貧困家庭兒童打造溫馨舒適的學習環境,實現關愛服務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承辦新村“助老大食堂”,每天服務群眾200余人,同時為困境老人提供上門送餐服務;疫情期間面對農產品滯銷和群眾生活必需品短缺問題,建立線上服務平臺,成立志愿隊伍為村民進行不見面配送服務,解決群眾生活需求的同時幫助域內菜農銷售滯銷果蔬20余噸,并參與核酸檢測、疫苗接種、村莊巡邏、信息錄入、維持秩序等工作。在發揮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功能的同時,建立“德者有得”機制,開辦“愛心超市”,對志愿服務積分量化,志愿者可根據道德積分在“愛心超市”享受購物折扣,讓奉獻者感受溫暖、得到尊重。

新村助老大食堂。
下一步,河頭店鎮將進一步深化拓展“萊西經驗”,不斷強化新村治理標準體系建設,強化對群眾的服務和組織引領,讓鄉村治理更有力度、更有溫度,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夯實治理根據、集聚一線力量。(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