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28日訊 今年以來,平度市司法局緊緊圍繞市委“1133”工作體系和局“1155”工作思路,全力打造“大調解”工作體系,把風險隱患發現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為創新社會治理模式貢獻“調解智慧”。其中,“家庭法律醫生”和打造矛盾糾紛化解“平度樣板”的經驗做法先后被中央政法委《長安》雜志等多家媒體刊發。
一是優組織,織密“立體調解”一張網。現有各級人民調解委員會2021個,人民調解員6404名。其中,市級調委會1個,鎮街調委會18個,社區(管區)調委會149個,村級調委會1791個。去年12月,我市率先成立了全省首個行政調解委員會——同和街道行政調解委員會。目前,全市17個鎮街已全部建成行政調委會,累計化解矛盾糾紛271起,涉案金額280.42萬元。指導消費糾紛、交通事故糾紛等20個行業性專業性調委會開展調解工作,上半年共調解糾紛1449件,涉及金額1215余萬元。前6月,專職人民調解員(社區法律顧問)微信服務群達3.61萬人,調解案件373件,普法宣傳1866人次,法律咨詢3138人次,法治講座73次,合同審查548次。
二是抓培訓,激活“調解能手”一池水。聯合市人民法院組建“大調解講師團”,以高質量黨建為統領,定期通過業務培訓會、現場觀摩會、工作交流會等形式分類分級培訓各級調解業務骨干,精準培養“法律明白人”和“法治帶頭人”,服務保障全市社會綜合治理、園區建設等工作。截至6月份,已舉辦19次調解工作培訓,受訓人員達7000余人次。指導鎮街新建立10個個人品牌調解室,現有個人品牌調解室29個,有力提升了調解工作質效。
三是強聯動,下好“四四聯動”一盤棋。積極構建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大力加強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業性專業性調解、司法調解的“四調聯動”和市級-鎮街-社區(村)-網格人民調解工作的“四級聯動”。同時,將調解深度融入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中,推廣“平度市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微信服務號,“一站式”滿足群眾的公共法律服務需求,打造群眾身邊的“家庭法律醫生”。1-6月份,通過平臺為群眾解答法律咨詢1491件,調解糾紛49件,辦理法律援助19件,預約公證服務12件,居民好評率達100%,平臺粉絲數近7萬人。(青報全媒體記者 陳勇 通訊員 宋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