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2日訊 今天,家住城陽區的居民姜女士一而再再而三地接到網購客服的“貼心提醒”,不只故事逼真,還真收到了扣款信息,猶豫不決的姜女士險被騙,多虧民警一語點醒“夢中人”。
事情的起因是姜女士在某網購平臺購買了一款兒童飲品,收到快遞大約2個小時后就陸續接到自稱該網購平臺“海外售后客服”的電話。據姜女士稱,客服所使用的電話來電地址顯示一會埃及、一會科威特的,當時姜女士同多數人的反應一樣——這是騙子!但是抱著戲謔的態度,姜女士還是接通了電話,想聽聽是什么故事。
騙子們的招數大多雷同,接通電話后,“客服”直截了當地把姜女士的個人信息以及所購買的物品一字不差地說了出來,這讓姜女士對之前的判斷有所動搖。緊接著,“客服”非常誠懇告訴姜女士,因為我們工作人員的失誤,在后臺誤把姜女士的網購賬戶升級成為金鉆會員,并扣除了相應開通費用的499元,由于是內部原因導致,款項將會原路返回至銀行卡內,但為其免費保留一個月的會員服務,只需要姜女士稍后提供一下手機收到的驗證碼即可。正在姜女士遲疑的時候,手機屏幕彈出了一條499的銀行卡扣款提醒,姜女士這下沒了主意,信以為真地將事情原原本本電話告訴了丈夫。姜女士的老公覺得事有蹊蹺,當機立斷帶著姜女士來到了就近的正陽路派出所進行咨詢。
受理民警了解了事情的經過后,只用了一番話就將迷糊的姜女士拉回到現實——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據民警介紹,這時典型的詐騙手法之一,騙子已知的當事人個人信息中還獨缺少手機驗證碼授權一項,就可以順利的網上操作,于是所有的故事都是圍繞這一主題悄然展開,一念信以為真的結果可能就是錢財一空。
之后就讓姜女士去銀行網點打印近期的交易流水,一查便知根本沒有任何扣款記錄,至此一場“電信詐騙鬧劇”掀開了蓋頭。(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博 通訊員 欒云海)
責任編輯:李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