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國內多部有關抗美援朝戰爭的新書力作出版,作者多有軍旅生涯背景,所作創作,或針對關于抗美援朝的認識偏差而作,或全景式文學化手法再現當年戰爭場景,均有獨創性和創新性。
由王湘穂、喬良著的《割裂世紀的戰爭:朝鮮1950-1953》,2016年8月由國防大學出版社出版。對“抗美援朝戰爭”的原因,作者特別引用徐焰將軍的觀點:“朝鮮戰爭本不該打,抗美援朝卻不得不打;朝鮮戰爭是平局,抗美援朝戰爭卻是勝利。”
作家王樹增創作的長篇紀實文學《朝鮮戰爭》,2009年4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該書反映了朝鮮戰爭是一場充滿現實感的戰爭:六十年來,朝美“戰爭”從未結束,還有更多的政治力量卷入。朝鮮戰爭還是一場特殊的戰爭:它充滿現代戰爭的特征,既是一場政治的生死搏斗,又昭示人的精神的強大。
2017年7月,現代出版社出版了祖籍湖北紅安的作家李峰創作的《決戰朝鮮》一書。該書是一部全景式再現朝鮮戰爭歷史風云的經典作品,以恢宏的氣勢、凝練的語言、多維度的視角記述和分析了朝鮮戰爭成因、決策過程、五次戰役及板門店停戰談判等重大事件,包括戰前國際國內形勢、重要戰役戰況、雙方將帥決策過程及這場戰爭中涌現的堪稱“軍神”級人物,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
![]()
10萬字口述檔案《我在朝鮮戰場》,打開了一段珍貴記憶,2013年7月由新華出版社出版。作者張大華記錄了浙江省磐安縣健在的83位志愿軍老兵的戰場親歷,展現了他們在朝鮮戰場上赴湯蹈火、視死如歸的精神。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