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他們最早與城市相遇,最晚與城市再見。他們用汗水和智慧擦拭“城市顏值”,車水馬龍的城市交響曲中,他們是跳動的紅色音符;當別人闔家團圓時,他們在守護城市每一寸肌理,用溫暖撫平城市一天的疲憊,他們就是“城市美容師”。今天是山東省第26個“環衛工人節”,早報記者通過青島市城市管理局環境衛生管理處的大數據,推出青島首張“數字環衛全景圖”。
全市環衛工2.3萬余人
一個城市的環境是否干凈整潔,與當地環衛工作好壞息息相關。今年3月份,市城市管理局對各區市環衛工人情況做了一個梳理、統計。
根據統計顯示,目前,青島共有環衛工人2.3萬余人,其中管理崗位954人,固定工2680人,臨時工19000余人,相比較2015年,青島環衛工人增加了6000多人。
一線環衛工半數本地人
市城市管理局環境衛生管理處副處長鞠宏介紹,我市一線環衛工人中,從全市整體情況看,本市人占到了一半以上,但是從市北區、市南區、李滄區的人員構成中,外地人占到八成以上。其中,市北區一線環衛工人中,外地人占92.7%;市南區一線環衛工人中,外地人占80%;李滄區一線環衛工人中,外地人占78%。
此外,嶗山區1460名一線環衛工人中,本地人占57.67%。即墨區一線環衛工人中,本地人比率占62%。城陽區一線環衛工人中,本地人占51%。
青島西海岸公用事業集團市政管理有限公司辦公室副主任王凱介紹,公司一線環衛工共2068人,其中本地戶口占比43.7%。
外地環衛工臨沂人最多
在青島的外地環衛工人中,臨沂、菏澤籍環衛工人數量最多。“在嶗山區的環衛工人中,外地人有618人,其中臨沂人就有224人,占到一線環衛工人的15%。 ”嶗山區城管局環衛科科長王建波說。
除了臨沂籍工人外,外地環衛工人還來自菏澤、濟寧、泰安、棗莊、聊城、東北三省等地。市南區的外地環衛工主要來自菏澤、臨沂、棗莊。市北區的外地環衛工主要來自郯城、沂水、沂南。李滄區的外地環衛工來自沂南、菏澤等地。青島西海岸公用事業集團市政管理有限公司辦公室副主任王凱說,他們公司一線環衛工中濟寧占比11.24%,省內其他區域占比20.1%。
女性環衛工占比超七成
通過數據分析,青島一線環衛工人中女多男少,女性占74%的比例,男性僅占26%。從年齡來劃分,45歲以下的環衛工人約占13.3%,45-60歲的達45.8%,60歲以上的占40.9%。
在一線工人中,人工保潔為主,從事機械化保潔的占5.1%,從事人工保潔的占67.9%,從事公廁保潔的占7.9%,從事垃圾清運的占13.7%,從事垃圾處理的占2.2%。
環衛市場化步伐加快
我市自2012年開始推進環衛領域市場化改革,市區兩級做了大量探索推進工作。目前,在環衛服務作業方面(含道路清掃、垃圾收運、公廁管理),市北區、嶗山區、城陽區、西海岸新區、高新區、即墨區、平度市、萊西市已大面積實現市場化運作,市南區、李滄區、膠州市僅在小片區域推行保潔作業市場化。在生活垃圾末端處理方面,已建、在建、擬建生活垃圾焚燒廠、廚余(餐廚)垃圾處理廠全部規范采用市場化模式公開招標,由專業化公司投資運營并由政府購買服務。特別是2019年以來,市城市管理局會同各區市加大推進力度,市場化步伐明顯加快。
主次干道機掃率達100%
鞠宏介紹,1983年,青島市環衛行業配備第一輛道路機械保潔車,在小部分道路實行灑水車、掃路車、吸塵車等機械化保潔。 1995年,青島創建國家衛生城市,道路機械清掃車和灑水車逐年遞增。
2005年,青島市主次干道推行機械清掃,輔以灑水降塵、降溫的保潔方式,配備機械清掃車輛25輛、灑水車17輛,七區環衛部門保潔道路1500余條,作業制度上實行每日兩普掃,全天巡回保潔,統一著裝上崗。
2015年,全市的道路保潔面積是7148萬平方米,保潔設備是2394輛。 2020年,全市的道路保潔面積是9127萬平方米,保潔車輛和設備達到5099輛。全市715條主、次干道機械化保潔率全部達到100%,具備條件的二級以上道路實行機械化清掃2次/天、灑水3次/天,沖洗1次/天。
全市共有公廁1142座
近年來,我市不斷推進“廁所革命”,不斷提升公廁建設和管理服務力度。
2015年,我市的公廁有663座。目前,全市共有環衛行業管理公共廁所1142座,其中,一類公廁902座,二類公廁193座,三類公廁30座,另有移動公廁17座。
我市公廁建設越來越人性化,增加了第三衛生間、殘疾人設施、嬰兒打理臺、飲水機等便民設施。自2019年以來,已有主次干道、重點區域的201座公廁實行24小時開放,為市民游客提供全天候服務。
/ 延伸 /
環衛工人休息點全市已達905處
目前,全市有130處城市美容師驛站、115處小型環衛休息間、61處窗口單位提供的環衛關愛點,還有社會單位提供的“愛心驛站”,全市環衛工人休息點已經達到905處。
我市各級自2009年開始采取建設環衛職工宿舍、發放住房租房補貼等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住房難問題。市南區每人發放400元/月的住房補貼。市北區有兩處環衛公寓,解決了79戶環衛家庭的住宿問題。李滄區建設四流中路339號環衛溫馨公寓,入住環衛工人約80人。嶗山區有四處環衛公寓,入住220多名環衛工人。西海岸新區有五處環衛公寓,入住環衛工人近600人。
今年創建超200條深度保潔示范路
記者獲悉,從今年開始,青島市城市管理局啟動為期3年的環境衛生精細化管理“十百千”行動,每年評選“十佳場站”、“十佳集體”、“百佳公廁”、“百佳個人”,3年內要創建1000條深度保潔示范路。自2015年以來,我市已通過省級驗收的深度保潔示范路達到153條,今年將再創建200條以上。
2019年底我市垃圾清運車輛達到1194輛,年垃圾清運總量369.3萬噸,垃圾產生量達到約1萬噸/日,目前我市共有垃圾處理設施13座,可日處理垃圾達11000噸以上,已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原生垃圾零填埋。
今天是環衛工人節,青島市城市管理局通過《青島早報》為全體城市美容師送上祝福,也呼吁廣大市民愛護環境,珍惜環衛工人的勞動,不亂扔垃圾不亂丟煙頭,做文明市民,為城市環境品質多做貢獻。(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陳勇)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