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8日訊 近日,央視財經頻道報道了云南昆明市場的大蔥持續(xù)上揚,幾天就上漲了兩倍之多,零售大蔥最高到了每公斤15元。平度市南村鎮(zhèn)洪蘭村是全國最大的大蔥交易集散地,輻射周邊即墨、膠州、高密等縣市,主要銷往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東北三省等全國各地市,一年四季不間斷。10月27日,早報記者調查發(fā)現,盡管青島市場大蔥價格漲幅沒有像昆明那樣猛烈,但是來自平度洪蘭大蔥集散地的數據顯示,從7月中旬到9月中旬,當地毛蔥每斤批發(fā)價格從0.5元漲到了1.4元,精品大蔥每斤批發(fā)價從0.8元漲到了2.5元,均創(chuàng)下了5年來新高。
調查
大蔥大姜悄然進入漲價模式
其實,大蔥漲價的情況,不只是出現在昆明。經常到農貿市場買菜的市民會發(fā)現,本地市場的大蔥、大姜等不少蔬菜已經悄然漲價了。
“我們全家人都很喜歡吃蔥油拌面,但是從8月份以來,我注意到大蔥的價格就不斷地往上漲。”10月27日上午,市民程女士來到北村早市,發(fā)現這里的大蔥最便宜的每斤2.8元,最貴的3.5元,“兩個月前,每斤大蔥還不到兩塊錢,現在變成3塊錢,基本上一根大蔥就要花一塊錢了。”
在附近的一家超市,市民王大爺花了5元錢買了3棵蔥,“原先5塊錢都能買一把蔥了,快要吃不起大蔥了。”在這家超市新鮮的小蔥是每斤4.68元,大蔥是每斤2.78元。
一些攤販介紹,從七八月份開始,大蔥的批發(fā)價格就一路往上躥,他們也只能隨行就市上調零售價格。因為大蔥漲價,市民購買的數量也從一大捆變成了一斤、兩斤地買,一些飯店的用量也少了很多。
相比較大蔥的價格是慢慢地上漲,大姜的價格漲是比較猛。還是在北村早市,兩個月前,每斤老姜的價格只有六七塊錢,現在老姜的價格已經變成了每斤13元左右,原先每斤四五塊錢的鮮姜,最高的時候能賣到10元。
一些業(yè)戶介紹,最近幾天,大蔥大姜的價格稍微回落了一些,但是按照這個發(fā)展勢頭,回落的空間不會太大。還有業(yè)戶認為,受到大蔥、大姜的漲價影響,后期大蒜有可能跟著漲價。“前些年,有些人炒過大蒜、大蔥和大姜等農產品,今年也不排除有這種情況存在。”一些零售業(yè)戶分析說。
城陽蔬菜批發(fā)市場的工作人員陳銘序告訴早報記者,從今年9月份開始,大蔥、大姜的批發(fā)價格出現上漲趨勢。
來自該市場的價格顯示,7月27日、8月27日、9月27日、10月27日,每斤大蔥的平均批發(fā)價格是1.5元、1.7元、2.5元、2.5元;每斤大姜的平均批發(fā)價是6.5元、6.5元、7.5元、11元;每斤大蒜的平均批發(fā)價是5元、4元、4.5元、4.5元。也就是說,除了大蒜的批發(fā)價格略有回調外,大蔥、大姜的價格一直相對堅挺。
陳銘序說,青島市每天的蔬菜批發(fā)量在2600多噸,大蔥、大姜、大蒜作為調味品,所占比重非常小。今年因為前期降雨量比較大,很多蔬菜主產區(qū)受到影響,因此部分蔬菜的價格有所上漲,但是供給量比較充足。
陳銘序介紹,他從事蔬菜批發(fā)市場管理工作有12個年頭了,根據往年的情況看,蔬菜價格每年都會有一次上漲情況,主要跟天氣有很大關系。
探訪
全國最大大蔥集散地在平度
在調查完零售和批發(fā)市場的情況后,早報記者又趕到了平度市南村鎮(zhèn)調查。南村鎮(zhèn)素有大蔥種植的傳統(tǒng),大蔥種植歷史悠久。明朝時,大沽河西岸一帶(今平度古峴、仁兆、南村等地)栽培姜家埠大蔥已經很普遍,值得一提的是在1552年,這里的大蔥被明世宗嘉靖皇帝御封為 “蔥中之王”。
在洪蘭中村,這里有全國最大的大蔥交易集散地。“高峰時日交易量3000多噸,前來交易的大貨車100多輛,目前,南村鎮(zhèn)洪蘭村應該是全國最大的大蔥交易集散地。大蔥主要銷往北京、上海、東北三省等地,這種情況將持續(xù)4個月左右。 ”平度市農業(yè)農村局蔬菜站站長陶躍順介紹,目前,該市每年大蔥種植面積在8萬畝以上,并在全國率先實現大蔥生產的全程機械化。
在南村鎮(zhèn)洪蘭大蔥交易集散地一處加工點內,幾名名工人分坐兩旁,拿著氣槍正剝從蔥,隨著呼呼的聲響,兩三秒鐘一一棵蔥就被剝得干干凈凈。記者注意到,剝蔥工人的年齡都比較大,他們每天的收入在150元到300元之間。在加工點不遠處,有一些恒溫冷庫,有工人往冷庫里搬運大蔥,儲藏的大蔥準備在春節(jié)期間上市。
洪蘭中村村主任王聲君告訴早報記者,洪蘭靠近大沽河,是遠近聞名的大蔥生產基地,大蔥常年種植面積保持5萬畝左右,“村里成立了青島洪蘭蔬菜專業(yè)合作社,集體以土地入股,農民以資金入股,不僅增加了就業(yè)崗位,還壯大了村集體收入。現在合作社成員已達300多名,有11個加工棚、9個恒溫庫,形成了大蔥種植、加工、倉儲、運輸、銷售于一體的綜合性集散地,集中區(qū)面積60多畝,本地受益人數超2萬人。”
隨著洪蘭大蔥交易集散地輻射范圍越來越大,當地很多農民變成大蔥經紀人,他們從中間牽線搭橋,菜農也不需要再到市場去送貨交易,到了收獲的季節(jié),大蔥經紀人就會把收購商引到田間地頭。
“我們建成交易集散地后,不再只是加工本地大蔥,很多客戶把外地的‘毛蔥’運到平度加工成‘精品大蔥’,再銷往全國各地。”王聲君說,每年的1月到5月份,大蔥商販會把南方大蔥運到集散地,加工后銷售到全國各地,6月份到12月份,大蔥商販會把本地大蔥加工后,銷售到全國各地,這樣一來,全國主要產區(qū)的大蔥都在平度實現了交匯、集散、交易,最多的時候一天的交易額有500萬元。
平度市大蔥協(xié)會會長孫立健介紹,近年來,平度市大蔥種植由南村鎮(zhèn)發(fā)展到了蓼蘭、崔家集鎮(zhèn)等,年產量100萬噸,幾乎占據了全國大蔥市場的半壁江山,影響力不斷擴大。 “我們這里有很多大蔥專業(yè)種植戶,有的用戶大蔥種植面積超過400畝。除了在平度種植大蔥外,我們平度人還把大蔥種到外地,一些大戶在內蒙、東北、甘肅等地種植大蔥。”
“為了推動平度大蔥成為‘叫得響’的金字招牌,近年來,平度市商務局積極做好農產品的產銷對接活動,使優(yōu)質特色農產品不斷走出平度促進三產融合和鄉(xiāng)村振興。”平度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據北京新發(fā)地農產品批發(fā)市場提供的數字:2019年該市場大蔥交易量為 261250噸,交易額519888 萬元。大蔥的交易額在蔬菜和果品類中排名第九,已經成為該市場的重要交易品種。2018年、2019年,平度大蔥在該市場的大蔥銷售份額中均占到40%以上。(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陳勇)
責任編輯:馬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