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就是不愿意做咸魚,才有了打造夢想的行動。”提起自己的創業初衷,青島桑迪益科環保科技公司CEO李前進如是說。 2019年,公司在青島(市北)博士創業園成立,李前進的夢想也終于照進了現實。在知名企業擔任了多年海外經理后,李前進跳出舒適圈,創建了自己的公司,10月27日,他向記者分享了自己的創業歷程。
為實現心中環保夢想
2017年,李前進成立桑迪益科工貿公司,2019年因業務需要成立青島桑迪益科環保科技公司,入駐位于山東路171號的青島(市北)博士創業園。初創伊始,公司研發的產品都圍繞太陽能展開,以生產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工程集熱器以及配件為主,隨后發展到太陽能特異組件、太陽能車載冰箱等太陽能光伏應用產品。擁有合作的博士3名、實習研究生4名,海外業務人員2名。與德國、瑞典、瑞士等國在環保和新能源領域深入合作,太陽能產品出口到東南亞、北美、北歐等地。
采訪中,記者得知,在創辦公司之前,李前進先是在海爾集團進行了5年海外推廣工作,后又進入皇明太陽能集團負責海外工作6年。這些經歷讓李前進對海外的新能源產業有了一定的認知,后來在國內“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背景推動下,他有了進軍環保新能源產業的想法。 “其實我心中一直有個小夢想,就是希望環保新產品可以應用在各國人民的生活中,保護地球的同時還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李前進告訴記者,自己是個很喜歡發明創造的人,2018年曾以瑞典SaltX公司技術行銷顧問的身份參與了不少科創活動。 “有一次SaltX公司舉辦了一場全球頭腦風暴會,我立馬就在網上報名了。開始的那天是全球在線視頻路演,參與這個項目的僅有我一個中國人,我通過在線直播分享了自己的創意,包括海洋能動的熱存儲、太陽能制水機、太陽能空調房等,得到了現場很多評委的贊賞,其中太陽能空調房被瑞典團隊采納作為參賽項目。 ”
“‘桑迪益科’這個名字其實就蘊含了自己的產業方向,‘桑迪’為SUNTY的諧音,與太陽能相關;‘益科’為‘ECO’諧音,要做有益于社會和人類發展的科技。 ”李前進認為,萬物生長靠太陽,環保事業要做生態,生態的維持要有先進的環保技術來促進,這才是現代文明下的環保方向。
“沒有人能打敗我們”
“創業初期,博士創業園在各方面都給了公司很大的支持,這里每個人都有高昂的創業激情和非常棒的工作環境,但是當時我們公司所要開發的產品是國內還沒有的,沒有借鑒的原型,只能靠國外方面的技術介紹,咀嚼分析再加以改造。資金完全靠太陽能的一些出口業務來維持。”李前進告訴記者,公司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戰就是2018年,一個供應商違反合約,搶走了公司海外的3個大客戶,造成海外業務嚴重下滑。 “那次遭遇,讓我們重新定位了公司的業務結構和模式,要擺脫供應商的束縛,建立自己的價值體系,沒有人能打敗我們。 ”自那以后,從2019年開始,李前進就更加注重培養團隊創造價值的理念,重新開拓新的市場,例如歐洲、美洲等高端市場,開發新的具有高技術含量的產品。
“太陽能作為可再生資源,雖然可直接開發利用,但受到晝夜、季節、地理緯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具有不穩定性。所以‘儲能’成為太陽能可持續利用的最佳選擇。 ”李前進一邊思考,一邊將眼光瞄準了高溫儲能鹽。 “桑迪益科有著較多的海外資源,加上與國內青島科技大學的合作,能夠將海外技術轉化為適應國內市場需求的新科技。例如瑞典的高溫儲能鹽,我們將其特性分析后創造出一種新型的儲能裝置。”李前進說。
享受到政策的“真金白銀”
營商環境
“市北區作為青島主城核心區,創新創業氛圍極為濃厚,從營商環境到政府服務再到園區運營水準都令人滿意。”李前進這樣評價在市北區創業的感受,他表示,作為創業者,創業初期最缺乏的肯定是資金和資源。而在這一方面,市北區人社局就提供了最切實的幫助,入駐青島 (市北)博士創業園以來,企業享受了三年辦公場地零房租的優惠政策,為企業節省了一大筆開支,讓大家可以在便利先進的辦公區域內專心做研發,各項政策宣講、申報等服務也為企業爭取到不少政府補貼。
“市北區人社局還幫我們聯系了有意向的風投公司進行洽談,這種‘保姆式’‘一站式’的服務,大大減少了我們的運營成本,解決了新創企業的基本問題。 ”李前進說,同時,政府和園區的路演、企業推介等活動也為企業拓展了不少資源,真正成為了企業的助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因疫情影響,公司在資金方面出現了困難,得知情況后市北區人社局主動為企業對接銀行與風投機構,為企業提供了低息創業貸款,可以說是為企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繼續歷練挑戰不可能
最近一段時間里,李前進和團隊都在忙碌于推介高溫化學儲能裝置。據了解,目前該項技術已申請了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并在2019年的創業青島評選中獲得小組第11名,同年在臺灣實踐家教育集團舉辦的創業大賽中獲得“優秀項目”以及“路演冠軍”獎項。在2020年“市長杯”創新大賽中榮獲三等獎。 “除了國內市場,公司還積極拓展國外市場,在參加國際采購暨合作洽談會時,許多海外采購商對這個項目特別感興趣。 ”李前進說。
李前進告訴記者,公司2020年的初期目標是要在青島設立新能源技術的中試產業園。 “基于我們2019年底的計劃,今年4月德國投資人會來青島勘察中試場地和簽訂合作細節。但是突如其來的疫情,將這個計劃完全打亂。 ”他表示,投資方取消了之前的所有計劃,所以目前來看項目可能要無限期擱置。但是在他看來,公司的創業基因一直存在,大家的激情從未被擊倒。 “除了一般貿易,公司還打造了輕資產海外技術轉移和人才引進鏈條,可以為國內企業引入想要的技術和人才;同時積極參與政府支持的各項創新創業項目,歷練業務素質,挑戰不可能。接下來,公司除了繼續開展技術和人才的引進,還會著手開拓跨境電商業務,將研發的產品以2C的方式直接送到海外消費者手中。 ”
/對話/
記者:什么時候會感覺有壓力?遇到壓力通常會怎么緩解?您的減壓方式是什么?
李前進:壓力最大時就是公司業績下滑的時候,在有壓力的情況下就感覺自己好像缺乏了活力,我的緩解辦法就是跑步。我喜歡很多運動,但是能一直堅持下來的就是跑步了,每次奔跑就讓我感覺自己還是非常有活力的。今年的疫情也絲毫沒有影響我跑馬拉松,還報名參加了很多線上馬拉松和其他跑步比賽。
記者:能用一句話來形容您的公司管理模式?
李前進:有所為有所不為,順道而行,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記者:您最欣賞的一句話是什么?
李前進:我比較欣賞的一句話就是喬布斯的 “be hungry be foolish.”(求知若饑,虛心若愚。 )
說出你的創業故事
創業的過程,是艱辛的,創業的結果,是不可預料的。在創業路上,有人遇到了失敗的煎熬,有人得到了成功的喜悅。無論成敗,只要你有勇氣走上創業之路,你的奮斗故事,就值得敬佩!即日起,早報征集創業故事,無論是感人的、勵志的、難忘的、獨特的創業故事都可以與大家分享。線索征集電話:18661788505。(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劉文超)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