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6月12日訊 平度市人民檢察院日前組織了一場行政非訴執行案件公開聽證,當場化解了某石材企業與行政機關的三年爭議,盤活企業投資2000余萬元的固體廢棄物綜合回收利用生產線。
2020年3月,某石材企業進行轉型,投資新上制砂線設備,但因疫情比較嚴峻,相關生產手續未能及時審批下來。企業著急償還銀行貸款,在未竣工驗收情況下即投產。2021年3月,行政機關正式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對該企業及其負責人罰款人民幣48.7萬元。該企業負責人未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但因資金周轉困難,也未及時繳納罰款。
2021年10月,行政機關向平度市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罰款及加處同等數額的罰款。該企業負責人申請延期繳納加處罰款未果。在此期間,該企業積極改正違法行為,相關生產手續于10月份獲得批復,并于12月份通過竣工驗收。平度市法院扣劃部分款項后,于2022年7月作出執行裁定,對案件裁定終結本次執行程序。但該企業的企業賬戶及負責人個人賬戶均被查封,經營陷入困難。
2023年5月13日,平度市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部門在開展社區矯正對象入戶走訪時了解到該案件,并及時將線索移交行政檢察部門辦理。當天開始,該院行政檢察部門多方走訪調查核實,對案件進行了全面、深入、詳盡了解,厘清了爭議產生的根源,并站在優化營商環境高度,與行政機關負責人就減免加除罰款的可行性進行了深入探討。
為讓行政機關更好地理解檢察機關推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平度市人民檢察院邀請了青島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擔任聽證員,邀請市紀委監委、市委政法委、法院等單位代表出席聽證會,有效借助“外腦”作用,共同磋商推動該案件化解。聽證會上,該企業與行政機關當場達成《行政強制執行和解協議》,并當天將剩余罰款一次性繳納,爭議得以徹底化解。(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戴謙 通訊員 任曉寧)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