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31日訊 青島市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5)征求意見稿在今天舉行的CATICE 2020第二屆智能網聯時代汽車技術開放論壇上發布。青島將通過打造“全域全員全場景”示范應用,營造廣闊市場空間,聚攏產業資源,帶動產智能網聯汽車汽車產業發展。目標用5年左右時間,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示范應用青島樣板,全市產值規模突破100億元。

目前,城市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競爭激烈。與北京、上海等先行城市相比,青島產業基礎仍較為薄弱。作為后發城市,青島“另辟蹊徑”。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聯合吉林大學青島汽車研究院,歷經一年多時間,反復論證修改,捋順了產業發展邏輯。
“在全國首提 ‘全域全員全場景’,讓城市交通相關的每一個人、每一個場景,先通過各種各樣的ADAS以及路側設備等 ‘入場’,形成一個具有吸引力的龐大應用市場。”吉林大學青島汽車研究院院長王玉海介紹,這與北京、上海等地,瞄準高級自動駕駛開展示范應用有所不同。
以智能網聯數據產業為例,當前數據被視為產業發展的“石油”,挖掘、分析自動駕駛廣泛應用所產生的海量數據經由挖掘、分析能產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商業價值,科技企業對此“虎視眈眈”。青島也將借此鼓勵企業利用公開的脫敏脫密后的數公共數據,進行商業開發,帶動產業發展。
具體來說,青島將開展城市道路普遍場景和特定場景的示范應用。
針對城市道路上的普遍場景,開展4大類示范應用
保有車輛的智能輔助駕駛示范應用。通過相應技術改進,實現保有車輛的智能輔助駕駛功能;引導駕駛人員利用智能手機APP進行道路規劃、信息預警和V2X通信,開發后裝智能套件進一步提升體驗。
智能網聯公交示范應用。通過車輛智能化改造、智能站牌、調度系統互通,將出行信息、候車信息與公交調度相融合;通過路端智能設施改造和車輛智能化,開展固定線路場景自動駕駛公交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
智能交通示范路線運營。在已有城市道路和城際道路基礎設施的基礎上,對存量設施適當升級,接入交通實時數據,開放并打造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和示范應用路線。
高效智能市內交通調度示范運營。開展基于車聯網的路網綜合信息服務、公路應急救援、重點車輛在線監管等應用;通過中心平臺能力升級、路側管控設備改造、增加RSU設備,實現智能高效交通調度;優先推動公交車、通勤大巴、出租車、廂式物流車、重型柴油車、擺渡車等車型數據上線并納入調度及監控范圍。
針對特定場景,將開展8類示范應用
智能觀光示范運營。打造面向公眾開放的智能網聯汽車科普體驗觀光園區。
智能碼頭示范運營。依托青島港自動化碼頭,探討持續升級智能碼頭集成化應用與推廣技術;探索在碼頭港機維保項目應用無人機智能巡檢系統,將無人機技術應用在人工盲區的檢測及岸橋、軌道吊、裝卸船機等設備的數據采集、圖像診斷和評估。
智能城市短距離無人物流示范運營。將裝卸、運輸、收發貨、倉儲等城市短距離物流工作逐漸實現無人化和自動化,帶動物流領域降本增效。
智能環衛清掃車示范運營。探索無人駕駛清潔車通過自主環境識別,規劃路線并自動清潔,實現全自動、全工況、精細化、高效率的清潔作業。
疏港運輸智能化示范運營。采用搭載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以及多傳感器融合定位技術的載貨運輸車,構建疏港運輸智能化管理平臺,實現智能碼頭、疏港運輸和物流信息一體智能化。
智能礦山機械示范運營。在封閉式礦區內應用具備自動駕駛、機群調度和遠程管控等功能的礦山無人化系統,用5G通信技術賦能遠程操控、應急和機器學習系統,助力礦區無人運輸,保障智慧礦山的運營。
無人駕駛農業機械示范應用。開展農業機械無人駕駛、探查型無人機、智能精準播種機、作物智能監控以及作物產品檢測等示范應用及推廣工作,快速實現農業生產與農業管理的智能化。
新場景示范應用。鼓勵探索結合青島產業特色的智能網聯場景應用以及貼合市民生活的智能網聯場景應用。
青島也將成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創新中心籌委會在會上正式成立。中心由吉林大學青島汽車研究院、海信集團、海克斯康、華通集團等企業發起,將聯合更多高校、企業等資源,加快推動智能汽車技術與市場模式創新發展,推動技術創新平臺、產業創新平臺等在青島落地。(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孫欣)
責任編輯:李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