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11日訊 隨著“夜經濟”的復蘇,棘洪灘港北夜市也逐漸火爆起來,吸引了不少外地、本地食客前去觀光打卡。人群熙熙攘攘,夜市喧囂熱鬧,市公安局城陽分局棘洪灘派出所主動謀劃,成立6支夜間巡邏隊伍,從下班高峰期至凌晨4點,“見警車”“見警燈”“見警察”,用“警色”扮靚“夜經濟”,守護轄區夜間“煙火氣”。

警燈常亮,點亮群眾夜間“平安燈塔”
“警察叔叔好!”隨著迎面走來孩童稚嫩的一聲問候,正在小吃一條街開展夜巡的民警,頓時感覺全身暖意。
“又來巡邏了啊,警官!”看到正在巡邏的值班民警,燒烤攤老板熱情的上前打招呼。“最近生意挺好吧?”民警回應著。就在前幾日,燒烤店內有客人喝多了與朋友發生爭吵,踢碎了酒瓶子后又相互推搡,正在附近巡邏的民警聽到喧囂后3分鐘迅速趕到,避免了一場打架事件發生。

為全面提升街面見警率、管事率,有效震懾違法犯罪,切實讓群眾感受安全就在身邊。棘洪灘派出所立足轄區夜間經濟特點,科學部署警力,全力織密城市治安巡防網格,圍繞重要時段、核心地段、人流商圈等,最大限度將警力擺在街面,夯實“1、3、5分鐘”快速響應機制,持續加大派出所民警、社區民警等警力投入,轄區3個街面屯警點堅持實戰化運行,做到全天候警燈閃爍、全時段巡邏防控、全方位守護平安。
宣傳引導,提升夜間經濟“安全閥門”
6月30日,正在步行街巡邏的民警看見夜宵攤上有一位女士正在一臉嚴肅地講電話,并且還小心翼翼四處觀察。民警留心聽了幾句,“銀監會、貸款、征信......”幾個敏感詞傳入民警耳中。
電信詐騙?民警第一時間作出判斷,并立即上前詢問,這位女士說剛才有一位銀監會的工作人員給她電話,說自己有不良貸款記錄......民警接過電話,告誡對方自己是派出所民警,有什么問題可以進行溝通,對方立即掛斷電話。接電話的女士這也恍然大悟,握住民警的手連連道謝。

類似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巡邏民警在維護治安的同時,還兼任著“宣傳員”的角色。棘洪灘派出所與相關村委及夜市承包方建立“警企”聯動機制,依托網格員、社區警務室等警務支點,就近組建網格員巡防隊、社區治安隊等群防群治隊伍,啟動聯勤巡邏機制。根據夜間消費集中、詐騙案件高發的特點,定期在夜市開展反詐宣傳活動,同時定期通過商圈大屏、夜市“小喇叭”、電子屏宣傳等形式,提升消費者反詐意識,有效遏制夜間高頻交易時段詐騙案件的發生。
隱患排查,降低夜間場所“危險指數”
“你看這個電閘的線路明顯老化,一定要注意這個隱患了。”近日,正在夜市店鋪開展隱患排查的派出所社區民警又發現了一處線路老化隱患,這已是他們當晚巡查發現的第3個隱患點。“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這些隱藏的安全隱患一定要及時注意更改。”民警告知餐館老板。

在檢查過程中,民警發現仍有個別商戶使用存在安全隱患的煤氣罐,民警當場要求停業整改,同時巡邏民警向經營業主進行煤氣罐安全知識宣傳,要求店家防患于未然,定期對煤氣罐的報警裝備,煤氣管有無軟化等情況及時檢查,避免火災、煤氣中毒等危險發生。
守一方土,盡一份責。棘洪灘派出所以高標準、嚴要求的工作作風,立足本職崗位,全力護航轄區經濟發展,用平安“警色”助燃人間“煙火氣”。(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梁超 通訊員 林寧寧)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