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23日訊 近日,市北區檔案館聯合市北區教體局創新推出“檔案學苑”教育實踐項目,來自青島博文小學、青島市北中學的青少年們參與了一場寓教于樂的家庭檔案培訓,并對家族歷史、傳承家風家訓有了啟蒙認知。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國天下”的情懷深入每個中國人的骨髓血脈,家風家教也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內容,為了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圩?,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市北區檔案館著眼于檔案教育及家風建設,使家庭檔案成為促進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抓手。
發揮檔案特色,深化陣地融合。區檔案館與區教體局聯手打造青島市首個家校社協同育人實踐基地,打造“檔案文化+科普育人”宣傳品牌,將家庭的歷史、家風和家教變為可見、可觸、可傳承的資料,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家庭的理解,強化學生的身份認同感。
弘揚家風文化,強化檔案育人。家庭檔案建設是家風、家教的具象化,是家庭歷史和文化的載體。區檔案館利用館藏育人資源,建設并啟用“檔案學苑”、首發家庭檔案建設研學課程、開發檔案建設公益課程,為檔案育人找到一種生動有效的教育形式,這也是完善協同育人機制的實踐途徑。
發揮資源優勢,豐富原創課程。區檔案館針對受眾實際,結合館內展廳、館藏等資源,自主研發設計四大課程——《和諧市北 深研檔案》《清廉市北 感受家風》《紅色市北 尋根五四》《文化市北 探秘珍跡》,課程深挖檔案資源,力求寓教于樂,致力樂中求學,通過多樣的學習形式和豐富的學習途徑與學員們一起探尋家族歷史、傳承家風家訓。
市北區檔案館各項關于檔案事業的創新思辨之舉,都在著力打造一處基于檔案館的教育及文化高地,以吸引越來越多的人走進檔案、了解檔案,享受檔案文化、感受檔案魅力。接下來,區檔案館將不斷致力于用好用活檔案資源,充分發揮檔案“存史、資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凝聚檔案文化合力,發出檔案時代強音。(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瑞新 通訊員 朱春青)
責任編輯: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