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020年11月8日1版
推動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五論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時代大潮,澎湃向前。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科學把握市場與政府關系這一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命題進行了深刻總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指明方向。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我們黨的一個偉大創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極大促進了我國生產力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青島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特別是“十三五”時期,在“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有機統一、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下,核心競爭力持續提高,城市能級不斷攀升。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等殷殷囑托,青島以更高的視野謀篇布局,奮力打造山東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橋頭堡、長江以北地區國家縱深開放新的重要戰略支點。為更好地承擔起中央及省委賦予的重大使命,青島全面深化改革,用“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積極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宏觀上,加速新舊動能轉換,推動城市產業升級,努力健全法治體系建設,讓頂層設計更加系統,搶占發展的制高點;在微觀上,果斷刀刃向內,以政府職能轉變激發市場活力。通過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讓“保姆式”“店小二式”政務服務普遍成為重點項目推進的“標配”。“學深圳、趕深圳”,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改革方向,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充分激發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不斷深化“放管服”和“一次辦好”改革,在全國率先印發《青島市證明事項管理暫行規定》,規范證明事項管理。從去年起,先后在與市場關聯度高的21個經濟部門設立了市場配置促進處,大刀闊斧沖破行政化禁錮。成立13個產業專班,壓實責任,確保重點任務落地落實。將每年11月1日定為“青島企業家日”,11月第一周定為“青島企業家宣傳周”,全面弘揚企業家精神。在青島,用市場的邏輯謀事、用資本的力量做事,已經成為共識,為城市發展帶來新氣象。
當前,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要妥善應對明顯增加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就必須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新形勢下,對青島而言,必須進一步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完善宏觀經濟治理,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增強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培育更多的隱形冠軍、小巨人、瞪羚、獨角獸等高科技高成長企業,為青島經濟增長添加新動能;破除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各種壁壘,完善促進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的法律環境和政策體系;打造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加優質高效政務服務環境的“4+1”發展生態,為全市廣大企業和企業家營造舒心、舒適、舒服的營商環境,讓城市與企業彼此成就、相互成全;要聚焦“關鍵少數”,鮮明立起新時代青島選人用人的標尺,努力打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三化一型”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 我國即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們要切實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指引和戰略部署,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將“有效的市場”與“有為的政府”更好結合起來,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島力量。(青島日報評論員)
責編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