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雙十一”,來得似乎更早一些。從十月底開始,各大電商平臺就吹響了“買買買”的號角。作為全省電子商務的龍頭城市,青島今年“雙十一”能拿到怎樣的成績單,令人期待。
此前,業界普遍認為,作為互聯網“上半場”的消費互聯網時代因為有淘寶這樣的綜合型平臺和京東這樣的垂直型平臺,大局已定,后來者已經沒有任何機會??伞昂罄恕逼炊喽鄼M空出世,野蠻生長,強勢“攪局”,讓似乎已定型的大局發生重構,引發人們對互聯網“上半場”的重新認識。

輿論普遍認為,青島,乃至山東,都錯過了消費互聯網這波浪潮,如今觀之,言之尚早。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青島網絡零售額達1170.58億元,在全國30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11位,在全國占比1.4%;居山東第一,在全省占比37.2%。職多多、檸檬豆、海爾智家、日日順樂家、利群商城、第一化學網、錦橋紡織等一批本土電商正在快速崛起,讓我們對青島電商未來的可能性充滿想象。
1、機會在“垂直領域”

電商,簡單來說就是在網上“買買買”,然而在互聯網的“下半場”,可能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是,“買”的物品早已千差萬別、千姿百態。交易物可以是實體的商品,也可以是虛擬的服務。
從這個角度出發,本土電商中,青島雖然并沒有枝繁葉茂的電商“大樹”,但一棵棵“小草”早已破土而生、茁壯成長。
“跟那些大型電商平臺比,我們職多多是純正的‘草根’。”都說“背靠大樹好乘涼”,但在聯合創始人之一——“青島小哥”陳黎暉看來,職多多沒有任何“大樹”可依靠,真正是白手起家,靠著一腔熱血、情懷和夢想走到今天。目前,職多多已成為覆蓋全國的B2B服務眾包交易平臺,以村鎮、縣域的招聘任務和快消、互聯網行業下沉類的任務為主要眾包品類,任務內容涵蓋代理招聘、人力外包、市場推廣、軟件開發等多個服務類別。
“我們一直做的是勞務行業的阿里巴巴,通過互聯網技術為雙方提供智能匹配、交付撮合、信用體系、資金擔保、平臺結算、賦能系統等服務?!标惱钑熣f。
打開職多多APP首頁瀏覽,發布的用工信息遍布天南海北,完全看不出這是一家青島的本土企業,經過近6年的行業深耕,職多多已覆蓋全國靈活用工市場,發展也駛入了快車道。2019年,平臺交易額達到了1.7億元人民幣,產生千萬以上的稅收貢獻;2020年雖受疫情影響,線下業務受損,但線上的業務交易反而加速增長,5月份平臺交易已經超過了2019年全年總和,今年全年預計會達到4-5億的交易水平。
“其實最開始創業沒想那么多,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标惱钑熣f,青島的創業氛圍不錯,城市打造的“雙創”品牌也為創業公司提供了發展的土壤,職多多屬于產業互聯網科技公司,主要面向制造業和服務業的藍領,這和青島的傳統優勢也不謀而合,因此,發展之路走得相對扎實。

和職多多一樣看好了青島的傳統優勢的,還有青島檬豆網絡科技公司。嚴格意義上來說,其旗下的平臺檸檬豆不算是從青島的土壤上土生土長起來的電商平臺。檸檬豆2015年注冊在上海,2017年的時候受到青島產業互聯網政策的吸引,從上海遷到了青島?!扒鄭u具有非常雄厚的工業基礎,這是我們平臺發展的沃土。”檸檬豆創始人霍勝軍說,現在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已全面起勢,這正是檸檬豆的大機遇和大風口。
“其實我們就像是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拼多多,把中小企業的采購訂單通過拼單給到供應商,以此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霍勝軍說,采購降本和技術創新對接是檸檬豆兩大核心競爭力所在。
如果說檸檬豆是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拼多多”,那么貝殼找房則是居住服務界的“京東”,注冊地在青島市市北區的貝殼找房青島站旗下既有鏈家這種自營品牌,也涵蓋了德佑、優銘家、21世紀不動產等合作品牌,聯網門店數900余家,連接經紀人數9700余人。“目前貝殼青島站可進入貝殼全國城市前十名,整體交易額處于同量級城市中前列?!必悮ふ曳眶敄|省區總經理趙陽說。
不難看出,經營狀況不錯的職多多、檸檬豆等,其實都做的是各自領域的垂直電商。作為在特定行業或細分市場深化運營的電商企業,垂直電商旗下商品大都是同一類型的產品。目前,青島本土的垂直電商盡管不多,但卻是血統純正的互聯網創業企業,而且在各自的領域內影響力不斷擴大,獨具特色,可謂是“隱形冠軍”。除了上述幾家企業,第一化學網、錦橋紡織等也是各自行業內的佼佼者。
相比垂直電商,依托傳統企業的綜合電商,也就是“淘寶們”,青島也有幾家叫的比較響亮的電商平臺,如,海爾智家、日日順樂家、利群商城等都頗有名氣。這些電商平臺多是傳統商貿流通企業對網銷商品的嘗試。如,海爾智家和日日順樂家依托海爾,利群商場依托利群集團,從進貨到物流都依靠原有傳統渠道資源,面向的顧客群也主要是青島本地或半島地區。
“可以說,這些電商平臺只是傳統企業在線上增加的一個展示或者銷售的平臺,商品種類與大型的電商平臺如天貓、京東‘撞型’,價格也沒有優勢,所以很難脫離開他們各自的‘母體’談營利?!币晃粡氖码娚绦袠I多年的業內人士坦言,青島本土綜合電商平臺的發展總體偏弱,規模交易量、活躍度、經營能力以及交易額占GDP的比例還較低。
2、受互聯網“黑洞效應”影響

“電商行業不是無源之水,其發展規律也和傳統產業不同。”青島網商協會會長姜欣認為,青島乃至山東地區一直以大項目大企業為發展“龍頭”,而江浙地區民營企業活躍,更適合電商行業的發展生態。
姜欣拿出最新統計數據,前三季度,青島網絡零售額(1170.58億元)在全國30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11位,增速5.4%,在全國占比為1.4%;居山東第一,占全省37.2%。
“咱們在全國排名尚可,但詳細分析名單就會發現,這個名次其實有些‘尷尬’。”姜欣說,一方面,青島和第一梯隊的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杭州等差距很大,上述幾個城市的網絡零售額都在6000億元以上,增速也比青島高出一截;另一方面,作為后起之秀的重慶、鄭州緊隨不舍,增速也不容小覷,尤其是重慶創下了62.5%的增速,在30城中增速排名第二,鄭州的增速也有16.4%。
究其原因,姜欣分析,一方面國內大型電商平臺均位于第一梯隊,互聯網的“黑洞效應”愈演愈烈,也加速了要素流動和資源聚集,99%的流量、資源和優秀人才都被1%的頭部企業吸走了。
俗話說,“大樹底下不長草”,這句話或許可以解釋互聯網的“黑洞效應”?!吧习雸觥?,淘寶、京東等“大樹”占盡先機,早已收割了諸多紅利。拿“小草”與這樣的“大樹”去PK,的確不是明智之舉。
另一方面,在新冠疫情和逆全球化雙重沖擊下,后起之秀,如鄭州,將視野更多地投入了跨境電商等新的增長點,不僅來勢洶洶,而且發力迅猛。反觀青島,在疫情防控、復產復工、國外疫情發展等大環境綜合影響下,電商行業表現出較往年同期較大的變化,增速明顯放緩。
“我們在電商行業投入的資金、資源有限,行業見效較慢,難以滿足短期投入資金考核要求,也沒有抓住短視頻、直播等新模式給予進一步扶持?!苯捞貏e點出,2020年是直播元年,而青島電商企業在直播活動上的發力還不夠。
3、缺少人才和資金是最大瓶頸

擺在青島本土電商面前的問題有很多,但最大的瓶頸在哪里?采訪中,當記者拋出這一問題時,幾位電商企業負責人幾乎異口同聲地喊出:人才?!白畲蟮膯栴}就是人才了。”趙陽年初剛剛從貝殼找房杭州站調來,對于這一點,他的感受尤其強烈,“從公司發展層面而言,貝殼找房現在需要大量的優質互聯網人才,但目前青島相關人才仍然存在缺口,如果人員到位,很多業務會開展地更加順利?!?/p>
“企業正在快速增長期,產品架構、信息安全亟待提升,與杭州和深圳等地相比,青島的專業技術人才、高層次人才還是短缺的?!被魟佘娭毖?,現在檸檬豆面臨的問題是人才引進,怎樣引入高素質高水平人才并融入進來,留下來。“我們希望可以與政府進行人才機制共建,有政策導向,同時企業又有人才的應用場景、提升空間?!?/p>
檸檬豆和貝殼找房面臨的這一問題,職多多也不例外?!奥毝喽嗟捻椖渴腔ヂ摼W平臺類項目,有些遺憾的是青島確實缺乏互聯網的基因,我們的技術團隊100%都是外地招募過來的,本地招不到相應的人才,這個事情如今仍然困擾,我們還曾經想把一部分的研發團隊放在北京或杭州?!标惱钑煙o奈地說。
除了人才,資金不足也困擾著本地電商發展。全國一線電商平臺價格戰、營銷戰的背后只有一個關鍵詞:“燒錢”,而青島眾多電商中拿到過風險投資的寥寥無幾,除了常規的融資手段幾乎都是用自己的錢在經營。
“超一線城市距離資本更近,更容易獲取融資等其他資源?!被魟佘娬f。陳黎暉也表示,互聯網公司屬于輕資產公司,基本拿不到銀行信貸,用自有資金用于公司發展十分受限,“像北京、上海和深圳,那邊的信貸門檻更低,互聯網公司也能拿到政府引導扶持資金和產業信貸的支持。”對這一點,陳黎暉也有同感,“產生全國叫得響的品牌互聯網公司和平臺類電商總部,現在看來還有差距,還需要各方更多努力!”
4、打造本地特色品牌電商
本土電商路在何方?
面對巨大的互聯網“黑洞”,本土電商如何才能在電商江湖中立足?
錯失先手棋的青島,是否還能在“下半場”實現逆襲?
……
“后浪奔涌”也不是絕無可能。

“一木不成林”。青島需要的并不只是一顆“大樹”,而是一片“電商叢林”。要打造“電商叢林”,從城市的整體環境來說,需要解決的問題也不在少數。
姜欣預測,伴隨國內經濟形勢持續向好,青島電商企業銷售業績會有所復蘇,迫切需要解決家電類目增長乏力問題,培育食品酒水、服裝服飾和家具家居等新的增長點,抓住直播風口,才能實現全年網絡零售銷售額全面復蘇和追趕全國平均增速。
“從行業定位上來說,應該提高認識,采取實際的動作、措施,調動大量的外貿企業的積極性。”姜欣認為,應當立足青島實際,加速地方產業鏈的聚集,如即墨的童裝,膠州的家具、假發、制帽等,發揮鄉鎮等地方政府的主觀能動性,激勵大型企業擁抱互聯網的積極性,在優勢類目上細分,打造各具特色的電商名片。
只有主動順應電商發展新趨勢,密切跟進電商發展新潮流,才能勇立潮頭,闖出一片電商發展的新天地。值得注意的是,政府部門已經行動起來,日前,為順應數字經濟發展新趨勢,推進全市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青島出臺了《關于推進新經濟業態模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3年,培養形成一批具有國內影響力的新經濟業態模式,建設新經濟業態模式的場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區和生態創新區。
《意見》提出,聚焦四大領域,推進18類業態模式迭代發展。四大領域中包含了電子商務領域,提出順應領域細分、消費下沉、社交互動、線上線下融合等新趨勢,依托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等平臺,重點發展專業電商、跨境電商、農村電商、新零售、無接觸配送5類業態模式,爭取打造一批有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知名電商平臺。
相信這個《意見》的出臺,將為青島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吸引更多新的生產要素匯聚青島,更多市場主體投資青島,成為青島新的城市合伙人。
作者 | 傅春曉 編輯 | 長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