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這是新中國第一個關于教育評價系統改革的文件,也是指導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文件出臺后,超銀教育集團進行了深入學習和討論。“《總體方案》的出臺實施,對于引導全社會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人才成長觀、選人用人觀具有重大意義。”超銀教育集團黨委書記、超銀學校校長潘曉莉表示,一直以來,青島超銀學校始終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以“培養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人”為辦學使命,2019年超銀成為了山東省首家獲得市長質量獎的教育類單位,這也是政府部門對超銀學校育人成果的高度肯定。

超銀的教育,要讓每個孩子在人生之路上煥發出自己的光彩。
《總體方案》以立德樹人為主線,著眼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對此,潘曉莉認為,立什么德,樹什么人,是事關方向性的大問題。 “立德”就是要培養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三觀”,把愛國與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樹人”樹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超銀學校牢牢把握這個大方向,不僅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還積極為孩子們的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創造條件。”根據潘曉莉介紹,在這一理念的驅動下,超銀學生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多次在舉國矚目的事件中展示出了自覺性和主動性。曾被青島媒體廣泛報道的超銀學生扶起倒地老人的新聞,成為超銀“撐腰體”并延續至今;曾經震動全國的“重慶公交車墜江事故”發生后,超銀學生自發組織了文明倡議活動,號召全市中小學生為維護社會公共秩序貢獻力量;2020年初新冠疫情蔓延之際,超銀學生與武漢第六中學學生互通書信,互相鼓勵,開展的“鋒信子”活動,得到了《人民日報》的點贊……這些都是學校德育工作的縮影。
“評價就是‘指揮棒’,在《總體方案》出臺之前,我們已經在這方面做了很多有意義的嘗試和探索。”潘曉莉介紹,對于教師的評價,師德永遠是第一位的,超銀老師的敬業愛崗和無私奉獻已經成為超銀的名片,受到學生和家長的廣泛肯定。在教學上,學校要求教師分層設計教學,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的教育。在學生培養方面,老師們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等因材施教,不斷開發豐富課程,無論在課堂上還是課外,力爭讓每個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前段時間,學校成功主辦了“超銀杯”未來新領袖商業峰會活動,吸引了來自全市各個學校的優秀學生積極參與。通過這這些平臺,讓學生們把書本上的知識,遷移到現實生活中來,真正把知識技能變為學科素養。

青島超銀教育局集團黨委書記、青島超銀學校校長潘曉莉。
關于《總體方案》中提到的提高家長滿意度的要求,這些年超銀學校也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模式。自2013年起,超銀學校每學期都會通過第三方網絡平臺開展家長無記名調查問卷工作。在今年7月進行的一次調查中,超銀學校各校區的整體滿意度都在95%以上,學校連續兩年在全區教育系統內進行了經驗的介紹。潘曉莉說:“在今年學校家委會成立儀式的座談會上,超銀家長們‘金句’頻出,也從側面印證了家長對學校的滿意度。一位家長說,超銀的老師是‘超人‘,‘超人’就是比普通人有更多的責任心;還有一位家長表示,在她和親戚的家庭里,已經先后有4個孩子在超銀讀書了,他們的發展各有千秋。作為家長,最看中的是學校關注孩子當下、更關注孩子長遠發展的辦學思路。”
《總體方案》對于引導全黨全社會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人才成長觀、選人用人觀具有重大意義。 潘曉莉表示:“未來,超銀的教育必然要繼續走高品質教育發展之路,讓每個學生自信、樂觀的成長,把辦‘政府放心、家長滿意、學生喜歡、社會認可’的學校進一步落實做細。希望每一個從超銀畢業的學生,都能夠帶著學校賦予的珍貴品質和學習的能力,在人生之路上煥發出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