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9日訊 “企業是否有環評審批手續?三廢處理設施是否滿足達標排放標準?危廢倉庫建設是否合格?……”近日,李西強來到青島昊東機械有限公司,開始了全面的環保檢查。然而,李西強的身份并不是環保執法人員,而是一名“環保管家”。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是青島西海岸新區在環保領域的新嘗試。
觀海新聞記者獲悉,青島西海岸新區采用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招聘2家“環保管家”第三方機構,發揮專業環保機構的人才和技術優勢,分區、鎮街兩級開展“環保管家”試點工作,覆蓋6個鎮街、550家污染物排放重點企業。李西強所在的綠之緣環境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我們在日常檢查中除了發現問題外,更重要的是為企業提供專業性指導建議,針對具體問題定制專門的解決方案。”有著十余年環保工作經驗的李西強告訴記者。據了解,“環保管家”進駐后,已完成計劃內的全部企業排查,通過“把脈問診”發現因環保設施變動需要重新自主驗收問題、企業自行監測頻次不符合要求、車間無組織排放嚴重、危廢貯存不規范等環境問題及隱患3000多個。
“環保管家”對發現的環境問題以指導整改為主,并設置公開電話,解答企業現場來不及咨詢的事項,“環保管家”不能馬上答復的,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后再給予回答。今年10月,西海岸生態環境分局組織抽取165家企業填寫了調查問卷,95%的企業反映“環保管家”服務能夠幫助提高企業污染防治專業性。
在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的形勢下,環保能力也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必備能力。“以前的檢查側重于執法,現在的檢查更側重于服務,‘環保管家’不只是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更加專業、更加經濟有效的整改方案。”青島昊東機械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說。“‘環保管家’既能找準污染治理主要環節和風險隱患突出問題,也能開出‘診治藥方’,及時提出預警和針對性措施,以此避免環境事故的發生,有效降低企業治污成本,提升企業治污能力。”西海岸生態環境分局執法大隊綜合科科長楊劍告訴記者,這一新模式可以協助企業解決“不會治污”“治不好污”的問題,實現“事后懲罰型”監管向“引導服務型”監管轉變。
“環保管家”試行3個月來,受益的不只是企業,還有眾多環保一線執法人員。西海岸生態環境分局與試點鎮街共同確定檢查企業300家,建立“分局指導、鎮街主導、‘環保管家’巡查”工作模式,鎮街環保執法人員和“環保管家”一起開展企業現場檢查,研究企業問題解決思路。在專業老師手把手指導下,鎮街環保工作人員業務能力快速提升,屬地監管作用更加突出。除此之外,西海岸生態環境分局還利用“環保管家”的專業優勢,舉辦生態環保大講堂,為企業免費提供環保法律法規解讀培訓,推廣先進技術和管理模式。截至目前,已開展執法人員集中培訓2次、現場培訓17次,舉辦企業集中培訓3期。
“我們將按照‘邊開展工作、邊總結經驗、邊完善做法’的思路,探索優化‘環保管家’新模式,深入推進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楊劍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通訊員 譚寧)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