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11日訊 山東省對青島市第二輪“四減四增”終期評估工作開展在即,為高標準做好三年行動終期評估迎評工作,實現第二輪“四減四增”圓滿收官,日前,即墨區召開省第二輪“四減四增”終期評估迎檢部署動員暨檔案整理專題培訓會議,對《山東省第二輪“四減四增”三年行動終期評估辦法》進行詳細解讀,并就如何科學、規范做好檔案材料收集整理工作進行專業指導。
據介紹,“四減四增”是指調整產業結構,減少過剩和落后產業,增加新的增長動能;調整能源結構,減少煤炭消費,增加清潔能源使用;調整運輸結構,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調整農業投入結構,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增加有機肥使用量。
“‘四減四增’是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經過三年的努力,全區‘四減四增’工作對改善環境質量、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厚植了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即墨區“四減四增”工作專班相關負責人介紹道,在終期評估迎檢工作中,專班將對照評估要求,按照自評估得分表中各項任務指標,逐項核查工作完成情況,規范整理有關檔案和材料嚴把標準關質量關,確保上報材料內容全面、措施具體,能夠充分體現工作進展和成效。
即墨是工業大區,傳統產業占比重,資源能源消耗大。為此,即墨區算好綠色發展“長遠賬”,自省第二輪“四減四增”三年行動開展以來,積極推進產業、能源、運輸和農業投入結構優化調整,圍繞新舊動能轉換,做好“減”的文章,倒逼淘汰落后產能,為先進產能騰出環境容量和市場空間;做好“轉”的文章,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做好“優”的文章,優化產業布局,堅決扭轉“小散亂”的局面,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同時,圍繞推進節煤減排,實行能耗強度和總量“雙控”,壓減煤炭存量消費,控制新增煤炭消費;圍繞提高運輸效能,全面提升公路運輸質效,加速淘汰高排放老舊柴油貨車,持續推進油氣回收治理;圍繞實施鄉村振興,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設施農業、智慧農業,切實壓減化肥、農藥、農膜使用量,加快農業投入結構調整。
“‘四減四增’工作是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總抓手,是優化四大結構的措施之源。截至目前,青島市下達給即墨區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均已圓滿完成。2023年,即墨區榮登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14位,入選首批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試點名單,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入選首批省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名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含金量’更足、‘含綠量’更多、‘含碳量’更低。”
據悉,下一步,即墨區將堅持守底線、提質量、惠民生、促發展,強力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推進產業、能源、運輸、農業投入結構優化調整,從源頭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通訊員 劉海豹)
責任編輯: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