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10日訊 “張書記,這次的大雨,俺門前一點積水都沒有,以后下再大的雨,俺也不怕被水淹了,過去家門口都是泥巴路,雨天村內排水不暢,更是影響我們村民出行,現在可好了,張書記來了之后既帶我們大家伙修路,又完善排水系統,咱村容村貌不僅變得干凈整潔,出行也方便多了。”11月9日,平度蓼蘭鎮民一村村民激動的握著張偉書記的手說道。
張偉于去年底青島市公開遴選基層黨組織書記中有幸成為了200名“青選書記”中的一員,并派駐蓼蘭鎮民一村擔任黨組織書記。任職以來,民一村的田間地頭、農家炕頭,隨處可見張偉的身影。由于民一村村莊集體經濟薄弱,基礎設施條件較差,影響了村民的日常生產生活,束縛了村莊經濟社會發展。作為遴選黨組織書記,張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為了幫助民一村快速發展,實現鄉村振興,通過多方奔波、牽線搭橋,終于促成了中建八局青島公司幫扶民一村的機耕路、農灌井建設項目落地。此次援建項目總投資10余萬元,修路3000余米,打農灌井4眼。項目建成后,將不斷改善村內基礎設施條件,更好的滿足老百姓生產運輸、用水需求。
村莊雨天排水不暢問題也是張偉常掛在心上的急事,二十年前因拓寬高平路主道,而沒有留排水溝,今年雨季來臨,附近的7戶居民家中常常積水到腳踝,群眾叫苦不迭,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生產生活。今年7月份,張偉多次與公路局聯系對接,整修了沿和平街高平路以北600米六條街道路基,拓開了6個沉淀池,深挖3個古力井,鋪設管道60米,拓寬了1條街道。通過拓寬道路,整修路基、鋪設下水管道三項工作齊發用力,徹底解決了雨天村民出門難的窘境,附近住戶紛紛表示張書記帶領村委一班人把村內常年遺留的問題給解決了,這才是真正辦實事,真正的為民“排”憂。
提起張偉,村里人無不豎起大拇指。張偉說道,作為一名村黨組織書記,一定要聚焦群眾亟待破解的難題,急老百姓之所急,群眾的事就是村黨支部的事,就是書記的事,村里工作要往深里走、實里做,堅決不走形式、不走過場,要讓民一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青島日報/觀海新聞 記者 馬英歌)
責任編輯:馬妮娜